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是医院常用的药瓶和注射器,请据图回答:

(1)含有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一种即可)。

(2)注射器洗净后可以用于家庭小实验,可以代替______(填仪器名称)使用。

(3)钢针一般用不易生锈的不锈钢制造,请你写出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

(4)铝比铁活泼,但铝却比铁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

(5)请写出铝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钢针(或铝盖) 分液漏斗(最佳)(其次为长颈漏斗) 刷油漆(烤蓝、镀保护层,保持干燥等) 铝表面与O2反应生成致密Al203薄膜,起到保护作用 2Al+3FeSO4=Al2(SO4)3+3Fe

【解析】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所以使用的金属材料是铝盖、钢针;

2)生活中用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并且注射器上有刻度,所以注射器可以代替分液漏斗、长颈漏斗、胶头滴管、量筒等;

3)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时易生锈,故刷油漆(烤蓝、镀保护层,保持干燥等)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4)铝表面与O2反应生成致密Al2O3薄膜,起到保护作用,故铝比铁耐腐蚀;

5)铝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FeSO4═Al2SO43+3F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将质量均为25g的上述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2)t1时,将足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蒸发10g水后再冷却到4℃,它们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分别分别为m(A)m(B)m(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将t2的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则三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做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丝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高温熔化物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两种(极易被氧化为);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呢?

(查阅资料2)

(1)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右表: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2)高温时分解成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应该在_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是

A.1400℃~1535℃ B.1400℃~1538℃ C.1535℃~1538℃

(拓展延伸)

(1)请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_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他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在标有单质的药柜中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A,在标有氧化物的药柜中发现另一瓶先去标签的黑色粉末B

(提出问题)这两瓶黑色粉末AB分别是什么物质?

(猜想)甲同学:A是铁粉,B是二氧化锰。

乙同学:A是炭粉,B是氧化铜。

(查阅资料)炭粉和二氧化锰均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A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黑色粉末不溶解。没有气体产生。

A粉末一定不是______

②取少量B粉末于试管中,如入适量稀硫酸。

______

B粉末是氧化铜。

(反思与拓展)

1)将这两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如图),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A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金属化合物(如:CuO+2HCl=CuCl2+H20)。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正确

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__

E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家用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1.1g,充分溶解于13g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友情提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12+Na2C03=CaC03↓+2NaC1)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3)通过交流反思,同学们认为下列做法会影响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是______

A.加入氯化钙溶液质量太少(少于11.1g)

B.称量完纯碱样品质量后,在放入烧杯的过程部分样品洒出

C.量取溶解纯碱样品的水时仰视读数

D.使用足量稀盐酸代替氯化钙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并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 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 可用降温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