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甲组物质中加入乙组物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甲组: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乙组:氢氧化钠溶液;

B. 甲组: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乙组:纯碱溶液;

C. 甲组: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乙组:纯碱溶液;

D. 甲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乙组:氯化钡溶液;

【答案】C

【解析】

图象的意义是: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开始没有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增加;A、氢氧化钠溶液不与硫酸钠反应但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开始就有沉淀生成,不符合图象,故错误;B、纯碱溶液不与氯化钠反应,纯碱溶液和氯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开始就有沉淀生成,不符合图象,故错误;C、盐酸不会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盐酸和纯碱溶液反应消耗完后,纯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反应开始没有有沉淀,一段时间后才有沉淀,所以符合图象,故正确;D、氯化钡溶液不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稀硫酸,所以开始就有沉淀生成,不符合图象,故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氨气(NH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

(2)C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_____口通入(“a”“b”);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_____石蕊试纸(红色蓝色”)。

(3)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Ca(OH)2、NH4ClCaCl2

猜想II:Ca(OH)2CaCl2

猜想III:NH4ClCaCl2

猜想IV:只有CaCl2

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_____

(实验探究)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_____(填一种猜想)不正确。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NH4Cl,于是得出结论猜想III正确。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_____(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评价反思)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分子原子”)。

(2)能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

(4)参加化学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2℃时,溶溶解度:a=b>c

B. 随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

C. t3℃℃时,将30a加入50克水中可以得到80克溶液

D. t1℃时,a的饱和溶液和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为提高煤的综合利用,可采用用下列流程;

(1)在加压条件下,把二氧化碳通入溶有氨气的饱和食盐水中,最终可制得一种含氯元素的氮肥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一种水溶液显碱性的盐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流程中COH2转化为C8H16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甲同学:CO2、H2O;乙同学:CO、H2O;丙同学:NH3、CO2、H2O;丁同学:CO2、CO、H2O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A________________,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变红,由此推断_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51.88g,逐滴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和混合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CaCl2﹣111 HCl﹣36.5 Na2CO3﹣106 NaCl﹣58.5 CaCO3﹣100 CO2﹣44 H2O﹣18)

(1)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CD段溶液pH>7的原因是_____

(3)计算充分反应至C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是核电大国。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

(1)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钚是非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

(2)实验二:实验结束后,测量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

(4)实验四: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会导致测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