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一种氧化物

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丙的化学式为CH2

【答案】C

【解析】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上述物质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固碳酶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错误;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属于无机物,C2H4属于有机物,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故正确;
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丙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丙的化学式为C2H4,故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彩漂洗衣液能够去渍、除菌,白色和彩色织物均可使用。彩漂洗衣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使用说明]2L水加入1瓶盖本品,与洗衣粉混合浸泡效果更佳遇顽固污渍,可适当提高水温或延长浸泡时间。注意使用彩漂液清洗彩色衣服时水温不宜超过50°C!

[进行实验]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漂白性。

实验1:室温下用10%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一块红色布条,浸泡时间与布条颜色变化如下表。

浸泡时间

20分钟

40分钟

60分钟

布条颜色的变化

无明显变化

颜色稍变浅

颜色明显变浅

实验2: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20 分钟后现象如下表。

编号

实验

布条颜色的变化

无明显变化

颜色稍变浅

颜色稍变浅

颜色明显变浅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H2O2溶液漂白效果的影响。

2)实验2中,欲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可使过氧化氢溶液的漂白性增强的结论,需要对比实验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 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推测使用彩漂液清洗彩色衣服时水温不宜超过50°C”的原因是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5 6 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小组查得知,FeCl2 溶液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有催化效果,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以下实验: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5%2%)的H2O2溶液,再同时用注射器匀速注入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装置气密性良好)两试管中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5)图20-100秒管内气压几乎没有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请你再从图2曲线中找FeCl3溶液对H2O2溶液分解影响的一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

6)请设计实验证明是FeCl3溶液中的Fe3+ 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有催化效果:_______(包括实验步骤和预期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的探究: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组合 AC 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气体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将 CO2 和水蒸气混合气体通过盛装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 F 装置,可以得到干燥的 CO2 气体。继续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F 装置就可以 检验该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选择的药品最好是_______。若用 G 装置收集氢气,气体该从________(填“a”“b”)端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金属镍(Ni)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近似银白色、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铁磁性,能高度磨光和抗腐蚀。则回答:

1)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镍原子的核电荷数数是____,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2)在一定条件下,镍在空气中会形成致密的氧化镍氧化膜(Ni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铸造金属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合金,不同材质的合金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已知镍能发生的反应有:Fe+NiCl2=Ni+FeCl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反应中N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______(填“不变”、“升高`“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考古研究与化学知识的关系密不可分。化学探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让防止木质文物变形的常用方法是:将明矾结晶在木质纤维问隙中。受到资料启发,小组同学在家里尝试做明矾的结晶实验,具体做法及现象如图。

则由以上实验可推断:

1)在一定量的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_____(填“增大”或‘减小”);明矾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考古界为了防止珍贵的富含水分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_______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文物内部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则用_____结晶的方法(选“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美贸易战,华为成为焦点之一

芯片的制造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我国华为公司在5G及芯片的开发上正在努力开拓,其中5G技术领先全球2-3年。芯片的主要成分是高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某种石英砂(主要成分: SiO2 Li2O Fe2O3 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和金属锂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 LiCl 的熔点是605°C、沸点是1350°CNH4Cl 100°C开始挥发,337.8°C 分解完全,NH3HCl在常温下又能反应生成NH4Cl固体。当溶液pH=5时,Fe3+Al3+已沉淀完全。

1酸浸步骤中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粗硅中常含有副产物SiC,请写出①中生成Si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写出操作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剂X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得到较纯净的LiCINH4Cl固体,在第二个操作a之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和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下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已知:①甲、乙、丙均为单质,AF均为化合物;②B常温下为液体,其组成比A多一种元素;③D是铁锈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F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进行该反应的设备名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山东烟台,15题,2分)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每天都要食用一定量的蔬菜、水果。

(1)这些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蔬菜大棚所用的聚乙烯薄膜属于_____(填字母)

A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3)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为防止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需要施用一种在土壤中不会残留有害物质的化肥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