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6年1月6日10时,朝鲜进行氢弹试验,并宣布获得成功.制氢弹材料需要氢和锂元素.如图是锂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锂原子和氢原子均易失去电子

B.锂元素和氢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C.锂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

D.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表示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锂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1个电子;锂原子和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均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氢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电子数是3,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硫是淡黄色固体   B.硫受热会融化

C.液态硫受热会汽化 D.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最近我国爆发了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九月份生产的11批次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会引起泌尿系统疾患.下列描述属于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的是(  )

A.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

B.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

C.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

D.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H2、CO2、O2可用如图中的同一种装置来制取,该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它们都可以用该装置制取的依据是  ;其中有一种气体可用A、B两种装置制取,写出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主要含氢氧化钠)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NH3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F装置收集NH3,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让“APEC蓝”常在.下列该主题有关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燃烧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C.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D.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俗称  ,在生活中用途广泛,试举出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小江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以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方法是  ,测得溶液的pH>7,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  ,由此得出结论是  

【探究实验2】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充分加热后,大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白色固体.

验证:小江通过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请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继续探究】小江向实验2中完全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溶解后,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于是他想通过实验证明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是由碳酸根离子引起,而不是由钠离子引起的.现在提供如下试剂: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如果需要你也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试剂)请你帮助小江设计实验来证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是由CO引起,而不是由Na+引起的,并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准备用氯酸钾制氧气.取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40克,加热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的总质量是30.4g,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克.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书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