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据悉我国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催化剂能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一种请洁液体燃料-------甲醇(CH3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C.CO2CH3OH都是有机物

D.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唯一气体

【答案】B

【解析】

A、应该是一个甲醇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甲醇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CCO2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化学性质却和无机物非常相似,我们把它划归为无机物,不是有机物,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但不是唯一气体,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化肥。下图为利用天然气制尿素的主要流程。

1)设备Ⅰ内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

2)以上流程中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3)设备Ⅲ中产生并分离出CO2H2两种物质,依据流程图判断进入设备Ⅳ的是H2,理由是________

4)设备Ⅴ中发生反应:2NH3+CO2CONH22+H2O,若生产60 t尿素,需要NH3的质量为__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为减少雾霾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防雾霾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___________性;

(3)袋装小米中填充氮气保鲜,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小刚同学在做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验后,用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竟看到了高蜡烛先熄灭的现象,请你帮他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5)“洁厕灵”和“漂白精”是家庭常用的两种清洁剂。“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漂白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NaClO),它们不能混用, 两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化学方程式为: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量铁锈(Fe2O3·xH2O)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①: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 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4)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烧碱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见图。

(1)请你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行走的路线_________

(2)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利用镁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写出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意外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的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实验再探究]

(3)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见下表:

实验序号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NH4CI

NaCI-

Na2SO4

H2O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较少

加热后的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可闻到氨气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①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你写出一条结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的溶解度比 c 的溶解度大

B.t3℃时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0%

C.t3℃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bac

D.t1℃时,a 物质 10g 加水形成饱和溶液后,若要使浓度变为 10%,可再加水 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未溶于水,混合后产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于是对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 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月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pH_____7(填“>”“<”“=”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小妮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

猜想2成立,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月和小妮的结论不准确:

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_______

【继续探究】小戚称取m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 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则n的取谊范围为_______(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核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氧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也会分解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碳酸氢铵 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