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6nCO2+5nH2O淀粉+6nO2根据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属于有机物 B. 淀粉中含有碳、氢、氧、氮元素

C. 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D. 淀粉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6

【答案】A

【解析】A、淀粉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故淀粉是有机物,故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碳、氧、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氮元素,故淀粉中一定没有氮元素,故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不能带g,故错误;

D、反应物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6n、10n、17n,生成物中除淀粉外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0、12n,故淀粉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为6n、10n、5n,故淀粉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5,故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软水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活性炭在净水中起到吸附作用 D.自来水厂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可将泉水变成纯净水

(2)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②要将t2℃时X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温度、___________等。

③将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

②镁原子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

③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符号为_____

(2)现有A.碳酸氢钠B.氯化钠C.石墨D.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标号)。

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

②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

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

④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钙、氯化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①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③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验证物质的燃烧条件根据图1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80℃热水的作用是_____

②比较现象a、c,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

(2)验证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

①相同条件下,取等质量锌粉、铁粉,根据图2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粉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粉快,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②实验结束后,发现∪形管两边的金属粉末均无剩余,则硫酸剩余的情况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左、右两边均有剩余 B.左边有剩余,右边无剩余

C.左、右两边均无剩余 D.左边无剩余,右边有剩余

(3)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已知H2+CuOCu+H2O)

根据图3进行实验,反应后测得甲中玻璃管(含药品)质量减少ag,乙中U形管(含药品)质量增加bg。

①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用含 a、b的式子表示)。

②下列因素中,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是_____(填序号)。

A.CuO粉末不干燥 B.CuO没有完全转化为Cu C.没有丙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在做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

试管中浑浊现象为何消失?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根据已学知识,实验小组对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

①碳酸盐一般不溶于水。如碳酸钙不溶于水。

②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③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从物质组成角度分类,碳酸氢钙应属于_____

A.氧化物 B. C. D.

写出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问题碳酸氢钙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呢?

(4)(假设与猜想猜想I:能与盐酸反应

猜想lI: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5)(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_________生成

猜想I成立

实验二: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II成立

实验三:取丙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热

澄清液体又变浑浊

验证了资料描述

根据验证实验写出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讨论与反思

该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不断探究。他们不但发现了新的物质,还了解了它的一些性质,并对生活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水垢的形成以及自然界中溶洞与钟乳石的形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证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红磷要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51l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科技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发现新型催化剂,把CO2H2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实现了人工碳循环。如图为某科研小组设计的利用化学链燃烧产生的高浓度CO2制备甲醇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1)1是利用镍(Ni)进行化学链燃烧的流程图。与传统的燃料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排放的CO2浓度高,易于收集。

①空气反应器中,金属镍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生成氧化镍(NiO);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Ⅰ.H2+NiONi+H2O;.CO+NiONi+CO2,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反应Ⅱ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

②与CO、H2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排放出的CO2浓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

(2)2是利用高浓度CO2制取甲醇的流程图:吸收池内,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高浓度CO2生成碳酸氢钠;分解池内,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CO2;合成塔内,利用新型催化剂,CO2H2反应生成甲醇(CH4O)与水。

①吸收池内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合成塔内生成甲醇的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H2CO2的质量比是_____。该反应中,原料H2的理想来源是_____。如果将来H2的制取技术取得突破,“CO2H2反应高效变甲醇这一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的意义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