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二氧化锰是______,若使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口进入填“a”或“b”

实验室选择装置B和C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若将收集的气体通往紫色石蕊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兰州市近年逐步采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实验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欲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可选用______装置中选择。甲烷的使用有效地改善了空气的质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黑色粉末状固体 a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A D

【解析】

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状固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氧气从长管进入;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氧气已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选用A装置;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因此甲烷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甲烷比较干燥;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 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变化

C. 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H4+O2CO2+H2O

D. 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

1)分析图中①②③表示的三种反应,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如果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B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D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气体,则E___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用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资料)铜有+1+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1)写出木炭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猜想与假设)

2)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铜的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

3)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①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

②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_____

4)(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_____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时,可以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_____(填)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己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产生3.2gO2时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_g

2)能用排水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

3)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30

30

30

H2O2溶液的体积/mL

6

6

6

温度/

20

35

55

MnO2的用量/g

0

0

0

收集O2的体积/mL

0

1.9

7.8

反应时间

40min

40min

40min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Ⅱ.腐蚀性

(査阅资料)H2O2溶液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将铜片分别浸泡在3种溶液中进行实验,如下表。

编号

实验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蓝,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4)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_

5)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H2O2+H2SO4=CuSO4+______

(反思交流)

6)某同学提出,实验②中,除发生(5)的反应外。还发生了一个反应导致有细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反应物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2)A、B两种物质在______℃时溶解度相同。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欲将t1℃时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填一种)。

(5)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______(填“A”或“B”或“C“)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利用以下材料自制酸甜可口的汽水。

材料:1(500 mL)纯净水、5g蔗糖(C12H22O11)1. 5 g小苏打(NaHCO3)1.5 g柠檬酸(C6H8O7)

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的反应为3NaHCO3 +C6H8O7=C6H5O7Na3+3H2O+3CO2

1NaHCO3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蔗糖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4)加入柠檬酸后,立即旋紧瓶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自制汽水的溶质有C6H5O7Na3CO2C12H22O11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为红色固体,E、F均为黑色固体,A、D、G均为气体,且D、G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已略去。根据转化关系图回答问题:

请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

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写出物质G的一种用途______

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2)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 t2℃时,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4)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