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产生3.2gO2时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_g

2)能用排水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

3)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30

30

30

H2O2溶液的体积/mL

6

6

6

温度/

20

35

55

MnO2的用量/g

0

0

0

收集O2的体积/mL

0

1.9

7.8

反应时间

40min

40min

40min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Ⅱ.腐蚀性

(査阅资料)H2O2溶液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将铜片分别浸泡在3种溶液中进行实验,如下表。

编号

实验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蓝,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4)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_

5)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H2O2+H2SO4=CuSO4+______

(反思交流)

6)某同学提出,实验②中,除发生(5)的反应外。还发生了一个反应导致有细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反应物为______

【答案】2H2O22H2O+O2 6.8 氧气不易溶于水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越快 对照实验 2H2O 过氧化氢

【解析】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填2H2O22H2O+O2;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设产生3.2gO2时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解得x=6.8g,故填6.8

2)能用排水法收集O2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添氧气不易溶于水;

3)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由表格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越快,故填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越快;

4)实验①的作用是对照实验,故填对照实验;

5)铜片被腐蚀的反应是铜和过氧化氢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反应后还差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即2个水分子,故填2H2O

6)可能是过氧化氢在硫酸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填过氧化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1);

(2)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配制、装瓶并贴标签。请填写右侧的标签

(3)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 20%(填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______(填序号)

强度更低;硬度更高;熔点低;抗腐蚀性更好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

猜想二______

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氧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猜想一 ______ (填成立不成立

猜想二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猜想三

______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______;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4)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称取样品20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g。请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25.0g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剩余固体质量(g)

21.6

19.2

16.2

16.2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g。

(2)求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表示中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为黑色的粉末,C为无色液体,H为紫红色固体.(部分条件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写出CO2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为______(选填: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3)写出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二氧化锰是______,若使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口进入填“a”或“b”

实验室选择装置B和C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若将收集的气体通往紫色石蕊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兰州市近年逐步采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实验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欲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可选用______装置中选择。甲烷的使用有效地改善了空气的质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②实验A中观察到现象:______。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实验B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④反思: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______的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硅晶体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工业上常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固体初步制得,主要反应为:SiO2+2CSi+2CO↑,求:

(1)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要生产含硅质量分数为90%的粗硅2.8吨,计算至少需要焦炭______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叶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他取用了16克高锰酸钾样品在大试管中加热,并对试管中的剩余固体质量在不同时刻作了记录,记录数据绘制成了如图表,纵坐标表示试管内剩下的物质质量,横坐标表示加热所用的时间,

高锰酸钾在______时刻开始分解

叶子同学共制得氧气______克;

他所用的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是多少____精确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