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下列各空: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C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它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Fe(SO4) 2,则它代表的点是图中_____(选填ABCDEFG)。

【答案】单质 FeOH3 FeOH3+3HClFeCl3+3H2O G

【解析】

①由铁的价类图可知,A处物质的化合价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单质。C处为+3价铁的碱,即为氢氧化铁,化学式是:Fe(OH)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方程式是:

K2Fe(SO4)2,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钾显+1价,硫酸根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20,则x+2价;则它代表的点是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②表示NaOHCO2发生的反应

B. 该实验不能证明NaOH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C. 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D. 800s时,曲线①表示的溶液显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中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序数,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第一周期

1

2

第二周期

3

4

5

6

7

8

9

10

第三周期

11

12

13

14

15

16

17

Ar

(1)表中铝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

(2)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9号和12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向装置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装置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C. 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Zn+H2SO4=ZnSO4+H2

D.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2+MnO2+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点的意义: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

B.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C. T2℃时,40g甲放入50g水中,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37.5%的甲溶液

D. T1℃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40g甲、乙,同时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俗名固体双氧水。溶于水可看作是Na2CO3溶液和H2O2溶液混合。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MgSO4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已知①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②硅酸镁不溶于水。

1)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____

A 鱼池供氧剂 B 消毒剂 C 干燥剂 D 漂白剂

2)在过碳酸钠中加入下列物质时,不会导致过碳酸钠变质___(填序号)。

A 二氧化锰 B 稀盐酸 C 硫酸钠 D 石灰水

3)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__有硅酸镁。(填写可能一定

4)利用实验室限选试剂,设计实验确定该样品中是否添加少量的MgSO4

限选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蒸馏水、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振荡后静置。

_______

步骤3:取少量步骤2所得的溶液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

____,说明样品中有MgSO4

___,说明样品中没有MgSO4

思考:步骤2中,加该试剂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同

C.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可能配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B. 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C. 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一定大于乙

D. 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