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了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二______(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答案】Fe+CuSO4 ==Cu+FeSO4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试管③中的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不能

【解析】

(1)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2)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实验二中观察到试管③的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3)实验二只能证明三种金属中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不能证明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可用于加热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烧杯 量筒 试管 烧瓶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确定甲烷元素组成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

3)实验室可利用如图装制取气体

①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制取的发生装置可选择BC,选择的依据是什么______

③与B装置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______

④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干燥的氢气,应选择以上那些装置?______写出一套即可

4146g稀盐酸和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写出化学反应过程方程式并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解水制氢的一种原理如图。下列关于该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HOSI

B. 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C. 理论上,每生成16 g O2,就能得到2gH2

D. 理论上,每分解18g H2O,就需向体系内再补充32 g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向题:

(1)A图所示实验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B图实验是通过控制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控制_____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3)通过C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解离出的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4)用图D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

(1)20℃时,将40gNaCl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____(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要配制60℃的100gKNO3的饱和溶液,请简要说明配制的步骤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 实验室干燥氯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 实验室收集的氯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物质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F的溶液呈黄色,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

(1)写出A、C、D的化学式:A 、C 、D

(2)写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B. 电解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D. 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分子运动 C. 探究燃烧条件 D. 探究铁锈蚀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