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155  169163  169169  169173  169179  169181  169185  169191  169193  169199  169205  169209  169211  169215  169221  169223  169229  169233  169235  169239  169241  169245  169247  169249  169250  169251  169253  169254  169255  169257  169259  169263  169265  169269  169271  169275  169281  169283  169289  169293  169295  169299  169305  169311  169313  169319  169323  169325  169331  169335  169341  16934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请根据所学知识,自拟分类标准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选出3种物质且填物质的化学式)硝酸钠  氯化铵   碳铵    硫酸钾   磷矿粉  磷酸二氢铵  硝酸钾
分类标准:①氮肥,包括的物质:②NaNO3、NH4Cl、NH4HCO3
(2)活泼金属单质能与酸反应,其实许多非金属单质也能与碱反应,如氯气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次氯酸根的化合价为①-1,工业上常用氯气和熟石灰在水中反应制得漂白粉,其反应和上述反应类似,化学方程式为②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下图是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①,补充依据②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2)此变化中没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氮原子和氢原子(填名称);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每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ABCD
区分的物质黄铜和黄金氯化钠和硝酸铵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钾和碳酸钾
方案一加稀盐酸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酚酞溶液
方案二加硝酸镁溶液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点燃滴加稀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2Hg0$\frac{\underline{\;\;△\;\;}}{\;}$2Hg+02  分解反应
C.石笋、石柱形成的原因 CaCO3+CO2+H2O═Ca(HCO32 化合反应
D.验证铜和铝的活动性 3Cu+A12(S043═3CuS04+2Al 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向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丝: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D.向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目前哈尔滨市地铁工程已有一定的规模,待哈尔滨地铁网络全部建成以后,地铁将成为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
A.地铁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很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
B.锰钢的硬度大、韧性好,铁轨是用锰钢铺设的
C.生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D.建设时,将沙子、氢氧化钙混合,这样可以使桥梁更加坚固耐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根据如图所示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如图装置中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铁丝为何要绕成螺旋状增大了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氧气$\stackrel{点燃}{→}$ 二氧化碳B.碳酸$\stackrel{加热}{→}$ 水+二氧化碳
C.氢气+氯气$\stackrel{点燃}{→}$ 氯化氢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生活中的事例,全部涉及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A.滴水成冰   西瓜榨成汁B.木柴劈成块  米饭酿成米酒
C.钢铁生锈   残雪化成水D.食物腐败    木柴劈成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加入水后仰视凹液面读数50mL,后倒出了一部分,又俯视读数为20mL,那么他最后量取的水的体积(  )
A.大于30B.小于30C.等于30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