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这个新生命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它DNA上面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是由科学家通过计算机设计并利用化学方法合成出来的.这一科研成果在全世界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对这一成果表示积极肯定,也有人表现出了担忧,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敦促生物伦理委员会督查此事.那么,也请你谈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吧.(要求:表明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想象力加以阐述,逻辑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

分析 科学家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将它的染色体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DNA;将重组的DNA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因此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物质是人造DNA.

解答 解:2010年5月20日,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报告,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人造生命,被项目负责人起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这种“人造生命”的研制方法为:用小分子有机物人工合成单细胞生物A的DNA,然后将其植入内部被掏空的单细胞生物B的体内,使之“起死回生”并开始繁殖.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实验成功的标志是“辛西娅”具有了生命的哪一项基本特征?繁殖特征.
故人类不能操纵自然,更不可任意设计、制造生命,否则人类将处于混乱,甚至灭亡的地步.
故答案为:人类不能操纵自然,更不可任意设计、制造生命,否则人类将处于混乱,甚至灭亡的地步.

点评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显微镜是研究生物的基本工具,熟练操作显微镜是每位同学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如图为一台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字母后面填名称):
(1)使用显微镜前先要安装好A目镜和B物镜,A和B上都有放大倍数,如果A的放大倍数为4倍,B的放大倍数为10倍,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0.
(2)对光是操作显微镜的关键步骤,首先要调节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进入镜筒,当光线强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
(3)观察时,先要调节D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这时我们的眼睛应该紧盯物镜,当物镜接近玻片时,停止调节D,看着目镜内,再逆时针调动D,使镜筒上升,找到物象后再使用E细准焦螺旋,把物象调节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植物细胞、鸟卵和眼虫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乙图中构成卵细胞的结构标号是⑤⑥⑧(填写完整才计分).
(2)乙、丁两图所示结构反应了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卵生、胎生;在乙图中,决定新生命性状的是[⑤]胚盘.
(3)甲图中的[C]就是丁图中的[a],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丁图中[c]的名称是表膜,其外没有细胞壁,所以眼虫是介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的过渡生物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动物中,结构最复杂的是(  )
A.B.C.蝗虫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吃饭时谈笑而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两条声带未来得及闭合B.会厌软骨盖住了食道的入口
C.会厌软骨盖住了气管的入口D.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某生态农业村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农作物,分解者主要分布在沼气池中.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可以用来照明和烧饭.
(3)生态农业村中的这种产业特点是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再循环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面哪一个不是人体的基本组织(  )
A.肌肉组织B.保护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所有的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所以它们是(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救世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经过两两结合形成的,能发育成新个体的是(  )
A.精子B.卵细胞C.芽孢D.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