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恐龙产生并灭绝于古生代.
 
.(判断正误)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专题:
分析: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有科学家提出假设:恐龙是逐渐灭亡的,灭绝的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解答:解: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中生代末期,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故答案为:×.
点评:知道中生代时期的动物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玉米开花时如果遇到连绵阴雨,产量就会降低,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风大、气温低,花粉不能成熟
B、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播
C、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D、阴雨天子房不能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
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A缸B缸
1000mL池塘水1000mL自来水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
 

(2)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其目的是
 

(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
 

(4)此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初一生物兴趣小组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四位同学分别对馒头作了不同处理,方法如下:
(1)徐舜同学: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注人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2)王瑶同学:将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人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赵娟同学:将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注人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4)李天同学:将馒头碎屑放入4号试管,注人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他们都将试管放到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请问:
(1)徐舜同学做的1号试管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其他同学做的是l号试管的对照实验.其他三位同学设计的对照实验有不妥之处吗?
 
;如果有,应如何改正?
 
.(
(2)如果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内液体不变蓝,2、3、4号试管内均变蓝.请分析说明:1号试管内液体不变蓝的原因是
 
;1号、2号对比,可得到的结论是
 
;李天、徐舜两位同学的实验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对夫妇生一个男孩的机率是(  )
A、25%B、50%
C、75%D、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地球表面的原始大气中不含有的成份是(  )
A、水蒸气B、氧气C、甲烷D、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预防蛔虫病的措施是:必须注意个人
 
卫生,不喝
 
水蔬菜瓜果要
 
,饭前便后要
 
;要管理好
 
,特别是给农作物施加农家肥时,一定要先杀死
 
再施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号2号3号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A清水2mL唾液
震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1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作为
 
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2)将试管震荡后放入37°C水浴中保持10分钟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