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显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A.B.C.D.

分析 图中进入某器官的氧气多二氧化碳少,葡萄糖多,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氧气少二氧化碳多,葡萄糖少.据此及解答.

解答 解:A、血液流经脑部时氧气多,二氧化碳少,葡萄糖多,离开脑时的血液内氧气少二氧化碳多,葡萄糖少,尿素变化不大.故该器官是脑.
B.血液流经肾时氧气多,二氧化碳少,葡萄糖少,尿素少,离开身肾的血液内氧气少二氧化碳多,葡萄糖少,尿素减少.故该器官不是肾.
C.血液流经肝脏时氧气多,二氧化碳少,葡萄糖多,离开身体肝脏的血液内氧气少,二氧化碳多,葡萄糖少,尿素升高.故该器官不是肝脏.
D.血液流经肺时氧气少,二氧化碳多,葡萄糖多,尿素少,离开肺的血液内氧气多,二氧化碳少,葡萄糖少,尿素多.故该器官不是肺.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弄清楚四个器官中四种物质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面是与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家蚕的发育过程,它的发育要依次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此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蜜蜂(举一例),昆虫有不同的发育类型,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乙、丙两图所示结构反应了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卵生、胎生;在乙结构中,鸡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③]胚盘;在丙结构中,胎儿发育的场所是[a]子宫;胎儿发育成熟后,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3)图丁示青蛙个体发育过程,它的起点是[1]受精卵,其幼体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随着发育的进行,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生活的成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女性在节育时,往往采用结扎(  )的方法,这样能有效地阻止生殖细胞的结合,既达到计划生育的目的,又不会伤害人的生殖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  )
A.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B.肺泡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是早先宁波日报报道的一则社会新闻,题目是“会拉车的‘狗保姆’”.这只白底黑点的斑点狗不但会拉车,而且能听懂一些简单指令.请问:
(1)“狗保姆”的这种行为属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反射;完成这种行为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在自然条件下,狗通过胎生生殖方式繁殖后代.观察同一母狗生下的一窝小狗,可发现个体间在皮毛颜色、耳朵大小、尾巴长短等性状上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叫变异.控制狗的皮毛颜色、耳朵大小、尾巴长短等性状上的遗传物质叫基因.
(3)狗拉车时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被称为原核生物,是因为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核膜.
(2)图中的F对细菌具有运动作用.
(3)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填“自养”或“异养”),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学生将唾液加入淀粉溶液中,然后置于以下各条件处理,希望将淀粉转变为单糖和双糖,试问在他的实验中哪个条件最好(  )
A.将混合物置于4℃冰箱内B.将混合物置于30℃温箱内
C.将混合物煮沸后置于30℃温箱内D.将混合物置于70℃温箱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消化道的模式图,请将食物消化过程填在图中的正确位置上.

A.淀粉$\stackrel{酶}{→}$麦芽糖
B.淀粉$\stackrel{酶}{→}$麦芽糖淀$\stackrel{酶}{→}$葡萄糖
C.初步消化蛋白质
D.蛋白质$\stackrel{酶}{→}$氨基酸
E.脂肪$\stackrel{胆汁}{→}$脂肪微粒$\stackrel{酶}{→}$脂肪酸+甘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分析图解回答:

(1)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基因库;蜥蜴原种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性状,说明蜥蜴存在变异.
(2)在蜥蜴进化过程中,有利性状个体生存下来,不利性状个体被淘汰掉,这个过程是自然选择,该过程是定向的,其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3)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D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d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小岛上食物由于短缺,导致联趾型个体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

(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基因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