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y轴正半轴上,顶点B在x轴正半轴上,OA、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OA>OB).

(1)求点D的坐标.

(2)求直线BC的解析式.

(3)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

试题分析:(1)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OA、OB的长度,过点D作DE⊥y于点E,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AB,∠DAB=90°,然后求出∠ABO=∠DA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DAE和△ABO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E=OA,AE=OB,再求出OE,然后写出点D的坐标即可;

(2)过点C作CM⊥x轴于点M,同理求出点C的坐标,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k、b为常数),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

(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点P与点B重合时,△PCD为等腰三角形;点P为点B关于点C的对称点时,△PCD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x2﹣7x+12=0,

解得x1=3,x2=4,

∵OA>OB,

∴OA=4,OB=3,

过D作DE⊥y于点E,

∵正方形ABCD,

∴AD=AB,∠DAB=90°,

∠DAE+∠OAB=90°,

∠ABO+∠OAB=90°,

∴∠ABO=∠DAE,

∵DE⊥AE,

∴∠AED=90°=∠AOB,

∵DE⊥AE

∴∠AED=90°=∠AOB,

∴△DAE≌△ABO(AAS),

∴DE=OA=4,AE=OB=3,

∴OE=7,

∴D(4,7);

(2)过点C作CM⊥x轴于点M,

同上可证得△BCM≌△ABO,

∴CM=OB=3,BM=OA=4,

∴OM=7,

∴C(7,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k、b为常数),

代入B(3,0),C(7,3)得,

解得

∴y=x﹣

(3)存在.

点P与点B重合时,P1(3,0),

点P与点B关于点C对称时,P2(11,6).

考点:1、解一元二次方程;2、正方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一次函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为了了解某市初中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从中随机调查了a名学生的上学交通方式,统计结果如图.

1)求a的值;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出乘坐公共汽车上学占上学交通方式百分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该市共有初中学生15000名,请估计其中坐校车上学的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移走后,所得几何体(

A.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 B.俯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

C.俯视图改变,左试图改变 D.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轴,一顶点在y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表示,其中x轴与边,边…均相距一个单位,则顶点的坐标 的坐标 (n为正整数)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校有9名同学报名参加科技竞赛,学校通过测试取前4名参加决赛,测试成绩各不相同,小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参加决赛,还需要知道这9名同学测试成绩的(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方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卷)数学(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和B(1,0)两点,交y轴于点C(0,3),点C、D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对对称点,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B、D.

(1)请直接写出D点的坐标.

(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卷)数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2 B.m≥2 C.m≥2且m≠3 D.m>2且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绥化卷)数学(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菱形ABCD和正三角形BGF中,ABC=60°,P是DF的中点,连接PG、PC.

(1)如图1,当点G在BC边上时,易证:PG=PC.(不必证明)

(2)如图2,当点F在A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PC、PG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与证明;

(3)如图3,当点F在C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PC、PG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牡丹江卷)数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一组数据2,3,x,y,12中,唯一的众数是12,平均数是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