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B.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就会发生光的折射.

(4)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那说明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向四面八方传播.这说明在这个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的原因

【解析】
A、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说明太阳光有这七种颜色组成,这种现象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故A正确;

B、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故C错误;

D、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说明光在这些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两容器中的液面处于相同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B、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六章6.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眉山)对下列图片所示情景,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用手推墙,人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紧固锤头,是利用锤头受到惯性的作用

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大气压强

D.指甲剪使用过程中,既有省力杠杆,又有费力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汕尾)下列描述的四种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放大镜看报纸 B.潭清疑水浅 C.水中倒影 D.立竿见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临沂)对于下列事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排直队伍

B.使用测电笔可以测出通过电灯的电流

C.书包背带做的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D.在教室里打开电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同学对观察到的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做了一下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能看到鲜艳的黄色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小丽费尽全力搬一块大石头,但是没有搬动,所以她没有对石头做功

C.冬天家里的“暖气”中用水做循环介质,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

D.用水壶向保温瓶中灌水,通过比较声音的响度,可以知道灌水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郴州)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宜昌)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6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玉林)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应用的是凸透镜 B.近视眼镜片应用的是凸透镜

C.老花眼镜应用的是凹透镜 D.照相机镜头应用的是凹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