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凝华放热,熔化吸热 【解析】试题分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水蒸气只有遇到0℃以下低温的环境才凝华,所以下霜之前,气温较低,故“霜前冷”;下雪后,雪要熔化,熔化时需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气温的降低,使人觉得寒冷,故“雪后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研究了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力大小/N

0.49

0.98

1.47

1.96

2.45

弹簧的伸长/cm

2

4

6

8

10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解析】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拉力为0.49N时,弹簧的长度为2cm;拉力为0.98N 时,弹簧的长度为4cm;一直到拉力为2.45N时,都是弹簧的受到的拉力增加 0.49N ,弹簧就伸长2cm .因此在该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在该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镜,图中甲、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__(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满足___(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

凸透 近 大于二倍焦距 【解析】(1)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第二张照片比第一张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近些。 (3)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满足大于2f的条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2017•枣庄卷)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A 【解析】试题分析: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偏

(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 = m/s。

(1)v=s/t 刻度尺, 钟表 (2)较小 便于测量时间 (3)大 变速 (4)0.3 【解析】 试题分析:(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v=s/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 (2)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的眼睛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果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填“前面”或“后面”)就会形成近视,近视眼患者需要配戴_____透镜来矫正视力。

前面 凹 【解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前面;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红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B.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

C. 质量相等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小于铜块的体积

D. 把200g酒精倒掉1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4×103kg/m3

ACD 【解析】由密度表知道,冰、铝、铜的密度都小于水银,故A错误;铝的密度是冰密度的3倍,由公式m=ρV知道,体积相同的铝和冰,铝的质量是冰的3倍,故B正确;因为铜的密度大于铝,当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相同时,由V=m/ρ知道,铜的体积较小,故C错误;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无关,所以 200克酒精倒掉100g时,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不变,仍是0.8×103kg/m3,故D错误,故选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范围,能形成____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大于2倍焦距 倒立 【解析】摄像头和照相机的镜头相同,都是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大于二倍焦距的范围内,能形成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 (1). 大于2倍焦距 (2). 倒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 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A 【解析】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选项说法正确;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多种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故C选项说法正确; 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