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________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该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________相同。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丙所示的光路图(OE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

4)若用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则________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答案】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 AOOB 入射光线重合 入射角 玻璃 玻璃

【解析】

第一空.根据题意知道,光线AOOC,光的传播路线没有改变,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应是: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是在空气中传播的;

第二空.由于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所以,需要记录光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即应记录的两条光线是AOOB

第三空.由于探究光在玻璃和水的折射能力,由控制变量法知道,入射光线、入射角应相同,而观察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所以,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入射光线重合;

第四空.入射光线应该从A点向O点射入,也保证了入射角相同;

第五空.由丙图知道,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由AO入射,沿OC传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由AO入射,沿OE传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由AO入射,沿OB传播,经比较OB偏离OC更多,说明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玻璃;

第六空.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偏折能力强,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知道,若用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则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偏折能力也强,折射光线会更远离法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小灯L正常发光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只电表与其它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若电路中的故障只有一处,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是电阻R断路 B. 一定是小灯L断路

C. 可能是电阻R短路 D. 可能是小灯L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人机

无人机以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轻型光学相机超声波传感.器激光扫描仪.红外夜视仪等设备获取信息,广泛应用在航拍、交通等领域如图为某型号无人机,整机质量2kg,摄像机拍摄速度1000/秒(即每秒拍摄画面的数为1000帧)为了减轻质量,该无人机部分零件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1)超声波传感器可探测无人机在飞行时遇到的障碍物,这是利用了超声波________的特点.若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向固定在地面上的障碍物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1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约为_____m(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摄像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当摄像机向被拍摄的物体靠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______(选填”),从摄像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可在摄像机镜头前加一个_________(选填”)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3)在轿车限速120km/h 的某高速公路上,交警利用该无人机进行道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无人机在某轿车通行11. 55m的过程中拍摄330帧,则该监测的轿车速度是_________m/s,该轿车_________(选填超速不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相同漆包线和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依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磁铁甲的下端为______极(填“南”或“北”)

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_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电池使用说明中有一条提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他想新旧电池混用和不混用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做了如下探究,他用一节新电池代替图中原来的电源,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测出电路的总电压,并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记录在下表中,然后再分别把两个新电池、一新一旧电池串联起来,替换原来的电源,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电路提供是电压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原因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__________,所以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李岚和郑小楚同学想利用“伏安法”来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和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如图甲所示的是她设计的实物电路图。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_____。(要求:滑片向左移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李岚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4)李岚又把定值电阻换成标有“0.2A”的小灯泡,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李岚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是固定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6V,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W。

(5)郑小楚同学在进行测量时没有用电压表,但是他多用了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和两个开关,其它的器材与李岚的相同,也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在图丁的虚线框中画出他设计的电路图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

1)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快慢,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再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 AC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cm.已知照相机每隔 0.2s 曝光一次,照片的缩放比例为 130,则纸锥在 BC 之间的实际速度为________m/s

2)实验中,小明还发现不同纸锥由静止释放下落相同高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通过观察分析,他猜想这可能与纸锥的锥角、锥边的长度、纸锥的重量有关.于是他利用同一规格的纸张按相同的方法制作纸锥:先裁剪出一个圆,再剪下一个缺口,最后用胶水将缺口两边粘合住, 制作了 abc 三个不同的纸锥,如图乙所示.其中锥边 r1r2r3,锥角α1α2α3

为了研究纸锥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与纸锥锥边长度的关系,小明应选择纸锥________(选填“a”、“b”、“c”)来进行对比实验.

在研究纸锥下落的时间与纸锥锥角的关系时,小明将 ac 两个纸锥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用秒表分别测出两纸锥下落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结论.请你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并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评估意见:________.改进方法: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_________(填)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填放大缩小)的实像._________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____(填)移动.

4)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_____

A.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B.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____(选填倒立正立放大缩小”)____(选填”)。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

(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____(选填倒立正立”)放大的____(选填)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5)在图甲中,小豪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靠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6)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