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____(选填倒立正立放大缩小”)____(选填”)。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

(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____(选填倒立正立”)放大的____(选填)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5)在图甲中,小豪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靠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6)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_

【答案】蜡烛在一倍焦距内/蜡烛在一倍焦距上/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倒立缩小 漫反射 倒立 投影仪 C 远离 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现象更明显/减少污染

【解析】

(1)[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首先要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使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上,所以当调整光屏的位置始终光屏上没有像时,首先要想到这种可能;蜡烛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蜡烛在一倍焦距上不成像;

(2)[2][3][4]此时物距为:

而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3)[5][6][7]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的方向移动,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利用此原理;

(4)[8]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故选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

(5)[9]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凹透镜后,蜡烛在凸透镜后面成的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像再成在光屏上,所以要将光屏向右移动,远离凸透镜;

(6)[10]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减少了污染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________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该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________相同。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丙所示的光路图(OE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

4)若用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则________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某电路元件盒中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未知电阻Rx的阻值不小于,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除了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量程0﹣15V,0﹣3V),电流表(量程0﹣3A,0﹣0.6A),滑动变阻器R(20Ω,1A),阻值已知且大小不等的定值电阻R1R2

(1)为完成此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A.

(2)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14A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1V,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2A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8V,电路元件盒中电源电压是___V,未知电阻Rx的阻值是___Ω。

(3)小明的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还设计了测量未知电阻Rx的四种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其中无法测出未知电阻Rx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1V2的指针完全一样,如图乙如示,则L1两端电压为________VL2两端电压为________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入冬以来,我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雾天行车不能开远光灯,而应该打开雾灯.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远光灯照射角度偏向上方,照射出来的平行光线打在浓雾中,反射光会杂乱无章的射向不同方向,导致车头形成白茫茫的一片,无法看到前方物体.这种反射叫____,此时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防雾灯分前雾灯和后雾灯(标志如图所示),其中后雾灯一般为比尾灯更明亮的红色,这是利用了红光____(选填“易穿透”或“易反射”)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中的含沙量(即1 m3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治理环境前,他们共采集了40 dm3的水样,称得其总质量为40.56 kg.已知干燥的同类泥沙的密度为ρ= 2.4×103kg/m3.试求洪水中的含沙量为多少?(含沙量以kg/m3作为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特点”实验时: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面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_____(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_____。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如图乙所示),纸板A与纸板B仍在同一平面内,但并未与平面镜垂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激光笔发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现进入水中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如图丙所示):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_____

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的数据如表二所示,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当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_____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你认为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是否存在不足?为什么?_________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该物体的长度是__cm;如图乙所示,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