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读图完成15~16题。

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B. 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

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

D.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多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D.劳动力缺乏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

【小题1】首先看懂我国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时间图,然后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小题2】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基数太大,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量太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高中地理 必修2 (人教版课标本) 人教版课标本 题型:069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区域完整、内部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

  材料二 2005年11月22日-26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流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被迫停止供水4天。

  材料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11月2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俄双方均表示将密切配合,以应对松花江水体污染可能造成的影响。

(1)

下列有关松花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河流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B.

有凌汛现象

C.

流域内沼泽地广布

D.

每年春季和夏季水位较高

(2)

东北地区石油化学工业较发达,其布局因素主要是________。

(3)

哈尔滨市是受这次污染事件影响最大的城市,试分析该市受污染严重的原因。

(4)

图中A河流在发展内河航运方面有利条件有________,不利条件有________。

(5)

图中B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基地粮食单产不高但商品率很高,试分析原因。

(6)

材料三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根据中俄两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态度,谈谈你对环境问题的分布及其治理的认识。

(7)

请从工业区位、饮用水源、环保工程等方面,分析说明此次污染事件对我们有哪些警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