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舟遥遥以轻ráng),风飘飘而吹衣。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微。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chóu)。

D.登东gāo)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项,应读yán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It now seems certain Tom will fail in the exam.

A.whether

B.if

C.that

D.wh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吾不能早用子

共其乏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以乱易整,不武

因人之力而敝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忽然想到(其二)

鲁迅

校着《苦闷的象征》的排印样本时,想到一些琐事——

我于书的形式上有一种偏见,就是在书的开头和每个题目前后,总喜欢留些空白,所以付印的时候,一定明白地注明。但待排出寄来,却大抵一篇一篇挤得很紧,并不依所注的办。查看别的书,也一样,多是行行挤得极紧的。

较好的中国书和西洋书,每本前后总有一两张空白的副页,上下的天地头也很宽。而近来中国的排印的新书则大抵没有副页,天地头又都很短,想要写上一点意见或别的什么,也无地可容,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以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读书之乐,且觉得仿佛人生已没有余裕不留余地了。

或者也许以这样的为质朴罢。但质朴是开始的,精力弥满,不惜物力的。现在的却是复归于陋,而质朴的精神已失,所以只能算窳败,算堕落,也就是常谈之所谓因陋就简。在这样不留余地空气的围绕里,人们的精神大抵要被挤小的。

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但中国的有些译本,却将这些删去,单留下艰难的讲学语,使他复近于教科书。这正如折花者,除尽枝叶,单留花朵,折花固然是折花,然而花枝的活气却灭尽了。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上述的那两样,固然是比牛毛还细小的事,但究竟是时代精神表现之一端,所以也可以类推到别样。例如现在器具之轻薄草率(世间误以为灵便),建筑之偷工减料,办事之敷衍一时,不要好看,不想持久,就都是出于同一病源的。即再用这来类推更大的事,我以为也行。

【1】请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

【2】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

【3】请概括鲁迅在文中想到的问题所带来的坏处。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全是陶渊明表达归隐田园乐趣的一组是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若函数y=-x2+6x+9在区间[a,b](a<b<3)上有最大值9,最小值-7,则a=________,b=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陶渊明归心似箭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陶渊明回到家里自斟自饮的安乐闲适、自由自在的的情怀。

(3)描写树木茂盛、流水明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上池州李使君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注】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缪:通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期:期待。

B.真可惜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之于上古 参:检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饰温慎 予人

B.向者仆期足下之心 成,则可待乎

C有国者成败废兴 远而无所至极耶

D.能不亡失思念至也 吾尝终日思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使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