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溴乙烷的沸点是38.4℃,密度是1.46g/cm3.如图为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示意图(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G中盛蒸馏水.实验时选用的药品有:溴化钠、95%乙醇、浓H2SO4.制备过程中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H2SO4(浓)+2HBr→Br2+SO2+2H2O
(1)为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向圆底烧瓶内加入药品时,还需适量的

(2)反应采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①反应容器受热均匀,②
控制反应温度在100℃以内
控制反应温度在100℃以内
.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最好控制在
38.4
38.4
℃左右;
(3)装置B的作用是:①使溴乙烷蒸馏出,②
冷凝回流乙醇和水
冷凝回流乙醇和水

(4)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乙醇的转化率,主要原因是
蒸馏能及时分离出生成物,促进平衡向右移动
蒸馏能及时分离出生成物,促进平衡向右移动

(5)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的依据是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密度比水大
,接液管口恰好浸入到液面的目的是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6)粗产品用水洗涤后有机层仍呈红棕色,欲除去该杂质,加入的最好试剂为
B
B
(填编号)
A.碘化钾溶液     B.亚硫酸氢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易与Na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溴乙烷的沸点和水浴的优点解答;
(3)根据装置B的特点和该有机反应的目的进行解答;
(4)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答;
(5)根据溴乙烷的性质进行解答;
(6)根据杂质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易与Na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2HBr+H2SO4(浓)
  △  
.
 
Br2+SO2↑+2H2O,
为减少副反应发生,可先加水稀释,防止HBr被氧化,
故答案为:水;
(2)溴乙烷的沸点是38.4℃,控制恒温,38.4℃,采用水浴加热,水变成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00℃,38.4℃,该温度下只有溴乙烷蒸馏出来,
故答案为:控制反应温度在100℃以内; 38.4;  
(3)装置B的作用,可起到与空气充分热交换的作用,使蒸汽充分冷凝,
故答案为:冷凝回流乙醇和水;
(4)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操作方法,及时分馏出产物,减少生成物的浓度,促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乙醇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蒸馏能及时分离出生成物,促进平衡向右移动;  
(5)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的依据是,溴乙烷为有机物,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水封,防止蒸气逸出,并防止倒吸,故答案为: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防止倒吸;
(6)粗产品用水洗涤后有机层仍呈红棕色,是由于溴乙烷溶解了Br2的缘故,可用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除去,采用亚硫酸氢钠溶液,不用氢氧化钠,是为了防止C2H5Br的水解.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较为综合,主要考查了溴乙烷的制备,掌握相关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时须注意积累相关反应知识,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溴乙烷的沸点是38.4℃,密度是1.46g/cm3.右图为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示意图(夹持仪器已略去).G中盛蒸馏水,在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溴化钠、适量水、95%乙醇和浓H2SO4.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可能发生的副反应:H2SO4(浓)+2HBr→Br2+SO2+2H2O
(1)反应中加入适量水不能产生的作用是
C
C

a.减少副反应发生           b.减少HBr的挥发
c.使反应混合物分层         d.溶解NaBr
(2)反应采用水浴加热;
(3)装置B的作用是:①使溴乙烷馏出,②
使沸点高于溴乙烷的物质回流
使沸点高于溴乙烷的物质回流

(4)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乙醇的转化率,主要原因是
及时分馏出产物,促使平衡正向移动
及时分馏出产物,促使平衡正向移动

(5)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获得的根据是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
,接液管口恰好没入 液面的理由是
水封、防止倒吸
水封、防止倒吸

(6)粗产品用水洗涤后有机层仍呈红棕色,欲除去该杂质,可加入的试剂为
b
b
(填编号).
a.碘化钾溶液           b.亚硫酸氢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溴乙烷的沸点是38.4℃,密度是1.46g/cm3.如图为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示意图(夹持仪器已略去).A-水浴加热装置,B-分馏柱,C-温度计,F-接液管,G-中盛蒸馏水.在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溴化钠、适量水、95%乙醇和浓H2SO4.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可能发生的副反应:H2SO4(浓)+2HBr=Br2+SO2+2H2O
(1)反应中要加入适量水不能产生的作用是
c
c

a.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b.减少HBr的挥发
c.使反应混合物分层   d.溶解NaBr
(2)反应采用水浴加热是为了:①反应容器受热均匀,②
控制反应温度在100℃以内
控制反应温度在100℃以内
.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最好控制
38.4
38.4
℃,这是因为
溴乙烷的沸点是38.4℃,该温度下只有溴乙烷蒸馏出来
溴乙烷的沸点是38.4℃,该温度下只有溴乙烷蒸馏出来

(3)分馏柱的作用是:①使溴乙烷馏出;②
冷凝回流乙醇和水
冷凝回流乙醇和水

(4)反应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操作设计,主要是为
蒸馏能及时分离出生成物,促进平衡向右移动
蒸馏能及时分离出生成物,促进平衡向右移动

(5)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获得的根据是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密度比水大
,接液管口恰好没入液面的理由是
防止蒸气逸出
防止蒸气逸出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6)粗产品用水洗涤后有机层仍呈红棕色,欲除去该杂质,可加入的试剂为
b
b

a.碘化钾溶液    b.亚硫酸氢钠溶液     c.氢氧化钠浓溶液
(7)写出制备溴乙烷的总反应方程式:
C2H5OH+NaBr+H2SO4
C2H5Br+NaHSO4+H2O
C2H5OH+NaBr+H2SO4
C2H5Br+NaH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溴乙烷的沸点是38.4℃,密度是1.46g/cm3.如图为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示意图(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G中盛蒸馏水.实验时选用的药品有:溴化钠、95%乙醇、浓H2SO4.制备过程中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H2SO4(浓)+2HBr→Br2+SO2+2H2O
(1)为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向圆底烧瓶内加入药品时,还需适量的______.
(2)反应采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①反应容器受热均匀,②______.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左右;
(3)装置B的作用是:①使溴乙烷蒸馏出,②______;
(4)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乙醇的转化率,主要原因是______;
(5)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接液管口恰好浸入到液面的目的是______;
(6)粗产品用水洗涤后有机层仍呈红棕色,欲除去该杂质,加入的最好试剂为______(填编号)
A.碘化钾溶液     B.亚硫酸氢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上海市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溴乙烷的沸点是38.4℃,密度是1.46g/cm3.如图为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示意图(夹持仪器已略去).A-水浴加热装置,B-分馏柱,C-温度计,F-接液管,G-中盛蒸馏水.在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溴化钠、适量水、95%乙醇和浓H2SO4.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可能发生的副反应:H2SO4(浓)+2HBr=Br2+SO2+2H2O
(1)反应中要加入适量水不能产生的作用是______
a.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b.减少HBr的挥发
c.使反应混合物分层   d.溶解NaBr
(2)反应采用水浴加热是为了:①反应容器受热均匀,②______.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最好控制
在______℃,这是因为______.
(3)分馏柱的作用是:①使溴乙烷馏出;②______.
(4)反应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操作设计,主要是为______.
(5)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获得的根据是______、______,接液管口恰好没入液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6)粗产品用水洗涤后有机层仍呈红棕色,欲除去该杂质,可加入的试剂为______.
a.碘化钾溶液    b.亚硫酸氢钠溶液     c.氢氧化钠浓溶液
(7)写出制备溴乙烷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