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王同学准备用CuSO4?5H2O配制480mL 1mol/L的溶液.
(1)小王同学选用的容量瓶容积的规格是
 
mL;
(2)配制好的溶液呈
 
色.小王同学还想通过实验证实溶质中含有SO42-,请你帮他想想办法,选择适当的试剂(写化学式),并写出其相应离子方程式.
溶质加入试剂离子方程式
SO42-
 
 
(3)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分析: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残留少量水,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②定容时,若眼睛俯视,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
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选择;
(2)铜离子呈蓝色;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3)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分析可以依据浓度公式C=
n
V
,凡是使加入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或者使溶液的体积偏小的操作,都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凡是使加入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或者使溶液的体积偏大的操作,都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据此分析.
解答: 解:(1)配制500mL 1mol/L的溶液应选择500ml规格容量瓶,故答案为:500;
(2)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几滴稀盐酸酸化,再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故答案为:蓝;BaCl2 溶液;Ba2++SO42-=BaSO4
(3)①溶液配制过程需加水定容,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②定容时,若眼睛俯视,会导致定容时加入的蒸馏水偏少,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依据浓度公式C=
n
V
可知,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
铜绿
A
Cu(OH)2
B
H2
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B的化学式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3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W
C、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Z比W更剧烈
D、W的金属性比Z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某燃料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为了测定该燃料的组成:将该燃料放入足量氧气中燃烧,并使产生的CO2和H2O蒸气及剩余的O2全部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

实验前实验后
甲的质量/g101.1103.8
乙的质量/g82.086.4
根据实验数据填空:
(1)该燃料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该燃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数目比为
 

(3)已知该燃料分子的式量为4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则其分子式为
 
,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C60都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熔点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Cl2、SO2都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D、镁、铁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和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0.5mol?L-1的稀硫酸180mL,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5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25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配置过程一定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②③⑤⑥⑦
B、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甲为恒温、乙为恒压容器.两容器中均充入1molN2、3molH2,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为使两容积中的N2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向甲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
B、向乙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
C、升高乙容器的温度
D、增大甲容器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H2SO3是一元弱酸,常温下现有0.1mol/L H2SO3溶液,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固体,此时溶液中
c(H+)
c(HSO3-)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
 
(填“>”“<”或“=”)7,其原因为
 

(3)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且二者的体积比为2:3,若反应后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则所得溶液中物料守恒式为0.1mol/L=
 
,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此时c(Na+
 
2c(SO32-)(选填“>”、“<”或“=”).
(5)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所得混合液pH=6,则此溶液中2c(SO32-)+c(HSO3-)-c(Na+)=
 
mol/L(填写准确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过滤时,玻璃棒在引流过程中应放在三层滤纸处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左盘,砝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右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