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ZrO2常用作陶瓷材料,可由锆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也可表示为ZrO2•SiO2,还含少量Fe2O3、Al2O3、SiO2等杂质)通过如图方法制取.
已知:①ZrO2能与烧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Na2ZrO3,Na2ZrO3与酸反应生成ZrO2+
②部分金属离子在实验条件下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
金属离子Fe3+Al3+ZrO2+
开始沉淀时pH1.93.36.2
沉淀完全时pH3.25.28.0
(1)熔融时ZrSi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rSiO4+4NaOH $\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Na2ZrO3+2H2O,滤渣I的化学式为H2SiO3
(2)为使滤液I的杂质离子沉淀完全,需用氨水调pH=a,则a的范围是5.2~6.2;继续加氨水至pH=b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rO2++2NH3•H2O+H2O=Zr(OH)4↓+2NH4+
(3)向过滤Ⅲ所得滤液中加入CaCO3粉末并加热,得到两种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aCO3=Ca2++2NH3↑+CO2↑+H2O.
(4)为得到纯净的ZrO2,Zr(OH)4需要洗涤,检验Zr(OH)4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Zr(OH)4洗涤干净.

分析 锆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也可表示为ZrO2•SiO2,还含少量Fe2O3、Al2O3、SiO2等杂质)加NaOH熔融,ZrSiO4转化为Na2SiO3和Na2ZrO3,加过量盐酸酸浸,Na2SiO3与HCl生成硅酸沉淀,滤液中含有ZrO2+、Fe3+、Al3+,加氨水调节pH为5.2~6.2,使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ZrO2+,再加氨水调节pH使ZrO2+转化为Zr(OH)4沉淀,过滤、洗涤,得到Zr(OH)4,加热分解,即可得到ZrO2
(1)高温下,ZrSiO4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Na2ZrO3
(2)需用氨水调pH=a,使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ZrO2+不能沉淀,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加氨水至pH=b时,ZrO2+与NH3•H2O反应生成Zr(OH)4沉淀;
(3)过滤Ⅲ所得滤液中主要含有铵根离子,溶液显酸性,加入CaCO3粉末并加热得到氨气和二氧化碳;
(4)沉淀上附着的杂质为氯离子,检验洗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即可.

解答 锆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也可表示为ZrO2•SiO2,还含少量Fe2O3、Al2O3、SiO2等杂质)加NaOH熔融,ZrSiO4转化为Na2SiO3和Na2ZrO3,加过量盐酸酸浸,Na2SiO3与HCl生成硅酸沉淀,滤液中含有ZrO2+、Fe3+、Al3+,加氨水调节pH为5.2~6.2,使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ZrO2+,再加氨水调节pH使ZrO2+转化为Zr(OH)4沉淀,过滤、洗涤,得到Zr(OH)4,加热分解,即可得到ZrO2
(1)高温下,ZrSiO4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Na2ZrO3,其反应的方程式为:ZrSiO4+4NaOH $\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Na2ZrO3+2H2O;加过量盐酸酸浸,Na2SiO3与HCl生成硅酸沉淀,过滤,滤渣为H2SiO3
故答案为:ZrSiO4+4NaOH $\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Na2ZrO3+2H2O;H2SiO3
(2)需用氨水调pH=a,使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ZrO2+不能沉淀,根据表中数据可知:pH在5.2~6.2时Fe3+、Al3+完全沉淀,而ZrO2+不沉淀;加氨水至pH=b时,ZrO2+与NH3•H2O反应生成Zr(OH)4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rO2++2NH3•H2O+H2O=Zr(OH)4↓+2NH4+
故答案为:5.2~6.2;ZrO2++2NH3•H2O+H2O=Zr(OH)4↓+2NH4+
(3)过滤Ⅲ所得滤液中主要含有铵根离子,溶液显酸性,加入CaCO3粉末并加热得到氨气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aCO3=Ca2++2NH3↑+CO2↑+H2O;
故答案为:2NH4++CaCO3=Ca2++2NH3↑+CO2↑+H2O;
(4)沉淀上附着的杂质为氯离子,用稀硝酸和硝酸银来检验洗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即可,其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Zr(OH)4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Zr(OH)4洗涤干净.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和流程分析应用,题目涉及流程的分析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除杂质、基本实验操作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解答该类题目,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的目的,主要是物质性质的理解,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人欲配制下列含有四种不同阴、阳离子的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  )
A.K+、H+、SO42-、CO32-B.Na+、Ca2+、SO42-、NO3-
C.Ag+、Mg2+、Cl-、S2-D.Na+、Cu2+、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B中品红溶液褪色.
(2)图2中导气管e的主要作用为停止加热时,能防止倒吸或平衡压强.
(3)上述装置中图2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如将其更换为酸性KMnO4溶液,同样可以达到目的,试写出酸性KMnO4溶液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4)对比两套实验装置,不难发现图2装置除了能更好的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其污染环境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你认为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待冷却后用胶头滴管吸取A试管中的溶液滴入到适量水中作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有以下三种可能:Ⅰ:只含有Fe3+;Ⅱ:只含有Fe2+;Ⅲ:既有Fe3+又有Fe2+
为确认溶液的成分,选用如下试剂:
A.稀HCl溶液      B.稀硫酸      C.KSCN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E.NaOH溶液     F.H2O2溶液
试完成下列相关的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滴加1-2mL的试样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1)如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则说明Ⅱ成立.
(2)如果观察到溶液颜色转化为红色,则说明溶液中存在Fe3+,则Ⅰ或Ⅲ成立.
2、
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1-2mL试样溶液,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如果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的紫红色褪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说明Ⅲ成立;如果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紫红色不褪,则说明溶液中没有亚铁离子,说明Ⅰ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X、Y、Z、W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四种微粒,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X是一种含有18电子的微粒,Z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W分别是两种气态单质分子,写出X与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2+2H2O=4HF+O2
(2)若Y、W属于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写出Z 的化学式H2O;
(3)若X、Y均是含有2个原子核的微粒,且Y中含有10个电子,W中含有18个电子,则X、Y 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
(4)若W是一种含有22电子的分子,X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则符合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X的结构简式为CH3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小组同学利用铝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1)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2)固体成分的初步确定.
实验序号操作及现象
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
向ⅰ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至过量,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且红色很快褪去
①由上述实验可知: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2+、Fe3+
②ⅰ中产生H2的原因是样品中除含Fe外,可能有未反应的Al,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含Al单质,设计了相关实验,依据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③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O+O2↑.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上述固体样品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Fe2O3、Fe3O4
(3)该小组同学对ⅱ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做进一步探究.
实验序号操作、现象
将ⅱ中剩余溶液均分为两份,一份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取2mL 0.1mol/L 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通入一段时间O2
无明显变化.再加入H2O2溶液,红色很快褪去
提示:KSCN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①实验ⅲ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BaSO4
②结合实验ⅲ和ⅳ分析,实验ⅱ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中SCN-离子被H2O2氧化,溶液红色褪去.
③查阅资料得知:Cl-对溶液红色褪去的反应有催化作用,验证该说法应补充的实验和现象是分别取2mL0.1mol/LFeCl3溶液和2mL 0.05mol/L Fe2(SO43溶液,分别滴入KSCN溶液,溶液均变为红色;再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FeCl3溶液褪色快(或取0.05mol/L Fe2(SO4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将红色溶液分为2份,1份加入NaCl固体,另一份不变,向这两份溶液中均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加入NaCl的溶液红色迅速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现代科学又发现了H3、C60、C90、C240、N5、N60 …,据此可做出的推测是(  )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互相转化.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是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母核,与有机物F缩合生成阿莫西林.某同学用对甲基苯酚为原料设计阿莫西林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阿莫西林的分子式为C16H19O5N3S;反应②的试剂和条件为氯气、光照.
(2)反应⑤的类型为加成反应,写出D的结构筒式: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说明反应①、⑦的目的: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
(5)芳香族化合物G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G分子满足下列条件:
Ⅰ.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Ⅱ.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
Ⅲ.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之一的分子式为C7H8O3
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G的所有结构筒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钴(Co)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钴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电机、机械、化工、航空和航天等领域.钴在化合物中通常以+2、+3的形式存在.
(1)写出基态C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74s2
(2)Co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O,在该晶体中与一个氧离子等距离且最近的Co离子所形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
(3)Co2+、Co3+都能与CN-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CN-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1molHCN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2NA
(4)用KCN处理含Co2+的盐溶液,有红色的Co(CN)2析出,将它溶于过量的KCN溶液后,可生成紫色的4-,该配离子是一种相当强的还原剂,在加热时能与水反应生成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o(CN)6]4-+2H2O═2[Co(CN)6]3-+H2↑+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苹果酸()常用于汽水、糖果的添加剂,
(1)写出苹果酸中官能团的名称羟基、羧基
(2)写出苹果酸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Na2HOOC-CH(OH)-CH2-COOH+6Na→2NaOOC-CH(ONa)-CH2-COONa+3H2↑;②Na2CO3HOOC-CH(OH)-CH2-COOH+Na2CO3→NaOOC-CH(OH)-CH2-COONa+CO2↑+H2O.
(3)写出其一分子内酯化成四元环酯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