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VmLAl2(SO43溶液中含Al3+ag,取
V
5
ml溶液加水稀释到5V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20a
9V
mol?L-1
B、
10a
9V
mol?L-1
C、
5a
9V
mol?L-1
D、
10a
27V
mol?L-1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
分析:根据n=
m
M
计算ag Al3+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
V
5
mL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溶液中n(SO42-)=
3
2
n(Al3+),再根据c=
n
V
计算稀释后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ag Al3+的物质的量为
ag
27g/mol
=
a
27
mol,
V
5
mL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为
a
27
mol×
1
5
V
5
mL溶液中n(SO42-)=
3
2
n(Al3+)=
a
27
mol×
1
5
×
3
2
=
a
90
mol,稀释后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90
mol
5V×10-3L
=
20a
9V
mol/L,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化学式意义及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加入硫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以检验SO42-的存在
B、向某溶液中滴加浓氨水,以检验Al3+的存在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以检验K+的存在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Cl-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棕红色Br2蒸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S2->Cl->Na+>Mg2+
B、热稳定性:H2S<H2Se<HCl
C、酸性:HF>HCl>HBr>HI
D、氧化性:F2>Cl2>P>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但是之1971年斯图杰尔和阿佩里曼(美)成功地合成了次氟酸后,这种论点被剧烈地动摇了.他们是在0℃以下将氟化物从细冰末的上面通过,得到毫克量的次氟酸.
(1)以下两种结构式,能正确表示次氟酸结构的是
 
,理由是
 

A.H-O-F          B.H-F-O
(2)次氟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下面给出了几个分子和基团化学键的键能:
H2O2F2OHOFHF
E/(kJ/mol)432494155424220566
请计算反应:2HOF=2HF+O2的反应热(△H)的近似值为
 
  kJ/mol.
请从计算结果预测次氟酸的一条化学性质:
 

(4)次氟酸刹那间能被热水所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物质M,该物质既表现有氧化性(对于碘化钠),又表现有还原性(对于高锰酸钾),则M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C、1.01×105pa下,使V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V L水溶液,关于这种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溶液中c(H+)=
1
22.4
mol?L-1
C、溶液中水分子数与H+数之比为1:1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稍小于
1
22.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①0.2mol Al2(SO43中含有Al3+
 
mol
②5.3gNa2CO3的物质的量是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I2(g)+H2(g)?2HI(g)△H=-9.48kJ/mol
(2)I2(S)+H2(g)?2HI(g)△H=+26.48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1)的产物比反应(2)的产物稳定
D、反应(2)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1)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们在做硫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硫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时只有少量的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产生,但溶液中却有大量的乳白色的沉淀生成.经检测,乳白色的沉淀物是单质硫.
为什么硫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单质硫生成而只有少量的硫化氢生成呢?对此问题同学们决定作进一步的探究:
【收集信息】同学们都已学过硫化氢不稳定,常温下会发生分解生成单质硫,也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单质硫;除此之外,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还知道:
(1)硫化钠能部分被氧化生成少量的亚硫酸钠,加入酸时S2-和SO32-会反应生成硫:
2S2-+SO32-+6H+═3S↓+3H2O.
(2)硫化钠溶液中的S2-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单质硫,生成的单质硫又与硫化钠反应生成多硫化钠(Na2Sx):2Na2S+O2+2H2O═4NaOH+2S; Na2S+(x-1)S═Na2Sx
多硫化钠较稳定,但在酸的作用下生成不稳定的多硫化氢,多硫化氢分解生成硫.
【提出假设】
根据以上获取的信息,同学们对生成硫的主要原因进行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单质硫是酸性条件下S2-和SO32-反应生成的;
猜想三:单质硫是酸性条件下多硫化钠(Na2Sx)生成的.
【实验验证】
(一)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向装有硫化亚铁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无浑浊,有大量臭鸡蛋气味的气体逸出
②将生成的硫化氢气体通入蒸馏水中达到饱和,取适量饱和溶液于试管中,不断振荡后,观察试管中的变化.试管中无明显的浑浊现象
由实验(一)可知以上猜想
 
错误.
(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将新配制的硫化钠溶液分成两等份,
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
 
向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盐酸;溶液稍显浑浊,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逸出
(1)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一定量氧气,观察溶液变化;
(2)再加入盐酸;
(1)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2)溶液明显浑浊,有少量臭鸡蛋气味的气体逸出.
写出上表中实验现象(2)发生浑浊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三)为验证猜想二是否正确,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向一装有硫化钠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以除去
 
,过滤出少量白色
沉淀,再将滤液装入试管中,加入盐酸.
 
【拓展应用】根据以上实验,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不要选用Na2S溶液,应选用
 
等难溶性硫化物和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