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高温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B.H2I2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答案】D

【解析】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有效碰撞增多,反应速率增大,与平衡移动无关,A错误;

BH2+I22HI可知,加压后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是因为加压使体积减小,I2浓度增大所致,B错误;

C.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有效碰撞增多,反应速率增大,与平衡无关,C错误;

D2NO2N2O4,加压后,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也是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D正确。

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付-克反应可制备芳香族化合物,如:+C4H9Cl+HC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B. 属于烃的衍生物

C.分子式为C4H9Cl的物质有4

D.能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能级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③⑤⑦⑧⑨⑩B.①⑦⑧⑨⑩

C.①③⑤⑦⑨D.②④⑥⑧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 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 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Na2S的水解:S2-+2H2OH2S+2OH-

B.NaHCO3的电离:NaHCO3Na++H++CO32-

C.HSO3-的电离:HSO3-H++SO32-

D.硫氢化钠溶液呈碱性:HS-+H2OS2-+H3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 的单质着火时可用 CO2 扑灭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W

C.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YW3 Z2W2 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制冷剂、燃料、制备乙烯的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C2H6 (gC2H4 (g+H2(gΔH1 =+136.8kJ/mol

H2 (g)+ O2(gH2O(l) ΔH2=285.8 kJ/mol

C2H4(g+3O2(g2CO2(g+2H2O(l); ΔH3= 1411.0 kJ/mol

则表征 C2H6 (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1000℃时,在某刚性容器内充入一定量的 C2H6 ,只发生反应①,已知平衡时容器中总压为2.1×105Pa,乙 烷的平衡转化率为 40%

①乙烷分解前容器压强为_____Pa 1000℃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 Kp=_____Pa[气体分压(P )=气体 总压(Pa)×物质的量分数]

②若其他条件不变,刚性容器改为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则达到平衡时乙烷的转化率_____40%(填“>”“<” “=”)。

3)乙烷催化氧化裂解法是一种新型的制备乙烯的方法:C2H6 (g+O2(gC2H4 (g+H2O(gΔH =149 kJ/mol

反应 C2H6 (g)+O2(gC2H4 (g)+H2O(gΔH =149 kJ/mol的正活化能和逆活化能中较大的是________

800℃时,控制原料气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当 C2H6 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时,乙烯的平衡产率最大,而当较小时,乙烯的平衡产率较低,可能的原因为_____

4)利用电解法可将 C2H6 转化为多种燃料,原理如图所示。铜电极为_____极,该电极上生成 HCOOH 的电极反 应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解决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不断探索CO2的捕获与资源化处理方案,利用CH4捕获CO2并转化为COH2混合燃料的研究成果已经浮出水面

已知:①CH4(g)H2O(g)=CO(g)+3H2(g) H1=+206.4kJ/mol

CO(g)+H2O(g)=CO2(g)+H2(g) H2=-41.2kJ/mol

T1℃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H41molCO2,并测得该研究成果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s

0

10

20

30

40

50

60

CO2/mol

1

0.7

0.6

0.54

0.5

0.5

0.5

H2/mol

0

0.6

0.8

0.92

1

1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成果的热化学方程式③CH4(g)+CO2(g)=2CO(g)+2H2(g) H=__

(2)30sCH4的转化率为__20~40sv(H2)=__

(3)T2℃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1.5,则T2__T1(“>”“=”“<”)

(4)T1℃时反应③达到平衡的标志为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B.体系压强恒定

CCOH2的体积分数相等且保持不变

D2v(CO)=v(CH4)

(5)上述反应③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70s时再加入2molCH41molCO2,此刻平衡的移动方向为__(不移动”“正向逆向"),重新达到平衡后,CO2的总转化率比原平衡__(”“相等”)

(6)由图可知反应在t1t2t3时都达到了平衡,而在t2t4t8时都改变了条件,试判断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若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了反应物浓度,请补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3d轨道上有5个电子,试回答:

(1)M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价层电子数为______

(3)M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