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人类呼吸之用.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g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实验装置(如图):
(1)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2)A中为制取CO2的装置,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CaCO3+H+=Ca2++H2O+CO2↑;
(3)B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4)若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所致;
(5)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50mL,又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填大或小),相差约30mL(取整数值,所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这可能是由于Na2O2可能含有其它杂质或D装置可能有氧气未被排出(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分析 (1)Na2O2和H2O生成NaOH和O2,其中Na2O2、H2O、O2写化学式;
(2)制取CO2要选用大理石和盐酸,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CaCl2、CO2、H2O;
(3)制得的CO2中含有挥发出来的HCl,HCl与NaHCO3反应,可以除去HCl;
(4)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5)根据过氧化钠的质量可以生成氧气的体积,理论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际氧气的体积=差值.

解答 解:(1)Na2O2和H2O生成NaOH和O2,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2)制取CO2要选用大理石和盐酸,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CaCl2、CO2、H2O,离子方程式为CaCO3+H+=Ca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H+=Ca2++H2O+CO2↑;
(3)制得的CO2中含有挥发出来的HCl,HCl与NaHCO3反应,可以除去HCl,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答案为:NaHCO3+HCl=NaCl+H2O+CO2↑;
(4)D中未反应的二氧化碳进入到E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故答案为: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所致;
(5)1.95g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为v.
2Na2O2----O2
2mol        22.4L  
$\frac{1.95g}{78g/mol}$    v
v=0.28L=280mL>250mL,所以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
280mL-250mL=30mL;
原因是Na2O2可能含有其它杂质;D装置可能有氧气未被排出.
故答案为:小;30;Na2O2可能含有其它杂质或D装置可能有氧气未被排出.

点评 本题考查了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实验装置图的组合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B.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C.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 H2SO4  和 Ca(OH)2  反应中和热△H=2×(-57.3)kJ•mol-1
D.反应 H2(g)+F2(g)═2HF(g);△H=-270 kJ•mol-1说明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是某同学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和判断,下列各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B.与水反应生成酸的物质就是酸性氧化物
C.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物质的量:衡量物质微粒个数的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2012年第29届伦敦奥运会使用的火炬,火炬中的燃料是丙烷(燃烧热为2221.5kJ/mol).下列正确的是(  )
A.丙烷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g);△H=-2221.5 kJ•mol-1
C.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l);△H=-2221.5 kJ•mol-1
D.1mol丙烷若先分解生成C、H2,然后C、H2再完全燃烧放出的特例小于2221.5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一定有能量转化成了化学能
C.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D.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进入冬季北方开始供暖后,雾霾天气愈发严重,各地PM2.5、PM10经常“爆表”.引发雾霾天气的污染物中,最为常见的是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燃煤产生的烟气.
Ⅰ、已知反应N2O4(g)?2NO2(g)△H,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绝热容器一段时间后,研究压缩和拉伸活塞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气体的透光率(气体颜色越浅,透光率越大)随时间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能说明透光率不再发生改变的有ad.
a.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b.△H不再改变
c.v(N2O4)=2v(NO2)        d.N2O4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Ⅱ、用NH3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如图,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反应原理为:NO(g)+NO2(g)+2NH3(g)?2N2(g)+3H2O(g).
(1)该反应的△S>0(填“>”、“=”或“<”).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
Ⅲ、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3)已知:CH4(g)的燃烧热为890kJ/mol,蒸发1mol H2O(l)需要吸收44kJ热量.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14kJ/mol
2NO(g)+O2(g)═2NO2(g)△H=-114kJ/mol
写出CH4催化还原NO2(g)生成N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NO2(g)=N2(g)+CO2(g)+2H2O(g)△H=-844KJ/mol.
(4)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将0.5mol CH4和1.2mol 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温度/℃
010204050
T11.20.90.70.40.4
T21.20.80.560.5
①温度为T1℃时,0~20min内,v(CH4)=0.0125mol/(L.s).
②T1<T2(填“>”或“<”,下空同);判断理由是升高温度,NO2的物质的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T1℃时,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平衡常数K=6.4
④温度为T2℃时,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0.5mol CH4和1.2mol NO2,达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将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B.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0-60℃反应生成硝基苯
C.甲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甲基环己烷
D.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混有的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B.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
C.除去Al2O3中混有的SiO2:加NaOH溶液,过滤
D.除去Fe2O3中混有少量的Fe(OH)3:加热灼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海水蒸馏
B.
钾在空气中的燃烧
C.
   测定中和热
D.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