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微粒的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

 

B.

P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C.

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44s1

 

D.

Fe2+价电子排布式3d44s2

 


考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A.碳原子核外6个电子;

B.洪特规则是在等价轨道(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C.全空,全满,半满时能量最低;

D.铁原子在失电子时,先失去最外层的两个4s电子.

解答:

解:A.碳原子核外6个电子,最外层4个电子,故A正确;

B.3p上的3个电子应自旋相同,故B错误;

C.全空,全满,半满时能量最低,正确的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C错误;

D.铁原子在失电子时,先失去最外层的两个4s电子,电子排布为3d6,Fe2+价电子排布式3d6,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难度不大,注意全空,全满,半满时能量最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无色溶液中:NH4+、Fe2+、SO42-、CO32-      B.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NH4+、Na+、Cl-、OH-

C.在强碱溶液中:Na+、K+、Cl-、SO32-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

弱顺序是(   )

①I2 + SO2 + 2H2O = H2SO4 + 2HI;    ② 2FeCl2 + Cl2 = 2FeCl3

③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I2

A.SO2>I>Fe2+>Cl                                             B.Cl>Fe2+>SO2>I

C.Fe2+>I>Cl>SO2                                             D.I>Fe2+>Cl>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七种物质:① 铝,② A12O3,③ 稀硝酸,④ NaHCO3,⑤ Ba(OH)2

固体,⑥ 氨水,⑦ A12(SO4)3,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                 (填序号)。
   (3)34.2 g ⑦ 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①与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1+4HNO3=A1(NO3)3+NO↑+2H2O,该反应中还原剂

        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C.

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

 

D.

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X

578

1817

2745

11578

Y

738

1451

7733

10540

Z

496

4562

6912

9543

则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A.

Z>Y>X

B.

X>Z>Y

C.

X>Y>Z

D.

Y>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热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等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说明金刚石更稳定

 

C.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D.

由热化学方程式 3H2(g)+N2(g)⇌2NH3(g)△H=﹣92 kJ/mol可知,1molN2与3molH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氨气,将释放92kJ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和以下实验步骤,可以制取少量的溴苯和溴乙烷.已知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溴酸反应可制备溴乙烷:

C2H5OH+HBr→C2H5Br+H2O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和液溴.向锥形瓶中加入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液至稍高于进气导管口处;③将A装置中的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混合液中;④点燃B装置中的酒精灯,用小火缓缓对锥形瓶加热10min.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  

(2)步骤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C装置中U形管内部用蒸馏水封住管底的作用是:  

(4)反应完毕后,U形管内的现象是: .分离溴乙烷时所用的最主要仪器的名称是(只填一种)  

(5)实验结束,从烧瓶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粗制黄色的溴苯,产生黄色的原因是其中含有 (填化学式).欲得到无色的溴苯的方法是  (填试剂和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