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Na+、Cl―、NO3―

B.Ba2+、Al3+、Cl―、NO3―

C.K+、Na+、HCO3―、Cl―

D.AlO2-、K+、OH―、C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将16.8g碳酸氢钠与11.7g过氧化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得到残余固体X。

(1)写出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气体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残余固体X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A.Na2O2、NaOH B.Na2O2、Na2CO3 C.NaOH、Na2CO3 D.Na2O2、NaOH、Na2CO3

(3)向固体X中逐滴加入1mol/L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L。请以V(HCl)为横坐标,V(CO2)为纵坐标,画出产生CO2的体积和加入稀盐酸溶液体积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阆中中学校高二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B.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NH3(g)+CO2(g) CO (NH2)2(s)+H2O(g) 在该可逆反应中,当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时,体系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会

A、不确定 B、变小 C、不变 D、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①CO2 ②HCl ③H2O(g) ④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师大附属中学高二上二次阶段测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工业上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炼铝的原料氧化铝。工艺流程如下图:

(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1中要加入稍过量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步骤①②③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3)步骤③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省去步骤①,即溶解铝土矿是从加入原料B开始,则会对氧化铝的提取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体积为VL、密度为ρg / cm3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的溶质的质量是m。若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各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天津市高三上12月学业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关于平衡常数表达及影响因素的易混易错题组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一定的条件下,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图1表示在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②由图2分析,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 (填“a”或“b”或“c”或“d”)

③图3 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点,温度T1 T2(填“>”或“=”或“<”)

(2)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H < 0 (I)

2NO(g)+Cl2(g)2ClNO(g) K2 ∆H < 0 (II)

①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②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O的转化率а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 а1(填“>”“<”或“=”),平衡常数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5℃时,反应2CO2(g)2CO(g)+ O2(g)的平衡常数K=2.96×10-92。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时容器体积为1L)充入一定量CO2、CO、O2的混合气体,要使容器中的反应开始时向CO2分解的方向进行,起始时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当该反应在25℃时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或增加容器的压强,均能使该平衡发生移动,②请在坐标中作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T)、压强(p)变化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