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CH3COOHH2C2O4H2S
电离平衡常数1.8×10-5Ka1=5.4×10-2
Ka2=5.4×10-5
Ka1=1.3×10-7
Ka2=7.1×10-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S的一级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1=Ka1=$\frac{c({H}^{+}).c(H{S}^{-})}{c({H}_{2}S)}$
(2)CH3COOH、H2C2O4、H2S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2C2O4>CH3COOH>H2S
(3)H2C2O4与少量的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2O4+KOH═KHC2O4+H2O
(4)NaHS溶液与NaHC2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HC2O4-═H2S+C2O42-
(5)H+浓度相同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盐酸)和B(CH3COOH)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④ (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⑤B中有锌剩余.

分析 (1)电离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2)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该酸的酸性越强;
(3)H2C2O4和少量KOH溶液反应生成草酸氢钾和水;
(4)NaHS溶液与NaHC2O4溶液生成H2S和草酸钠;
(5)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与反应速率成反比,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       
②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
③生成的氢气相同,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判断消耗的锌;
④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⑤酸最终电离出氢离子物质的量越少的,锌可能有剩余.

解答 解:(1)电离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硫化氢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frac{c({H}^{+}).c(H{S}^{-})}{c({H}_{2}S)}$,
故答案为:Ka1=$\frac{c({H}^{+}).c(H{S}^{-})}{c({H}_{2}S)}$;
(2)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该酸的酸性越强,CH3COOH、H2C2O4、H2S电离平衡常数大小顺序是,则CH3COOH、H2C2O4、H2S酸性强弱顺序是H2C2O4>CH3COOH>H2S,
故答案为:H2C2O4>CH3COOH>H2S;
(3)H2C2O4和少量KOH溶液反应生成草酸氢钾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2C2O4+KOH═KHC2O4+H2O,
故答案为:H2C2O4+KOH═KHC2O4+H2O;
(4)NaHS溶液与NaHC2O4溶液生成H2S和草酸钠,离子方程式为HS-+HC2O4-═H2S+C2O42-
故答案为:HS-+HC2O4-═H2S+C2O42-
(5)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与反应速率成反比,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反应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导致氢离子浓度A<B,反应速率A<B,则反应所需时间A>B,故错误;       
②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开始时A、B氢离子浓度相等,反应速率A=B,故错误;
③生成的氢气相同,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消耗的锌A=B,故正确;
④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A<B,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故正确;
⑤酸最终电离出氢离子物质的量越少的,锌可能有剩余,两种酸中酸最终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则可能A剩余锌,故错误;
故选③④.

点评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与电解质强弱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反应速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强弱无关,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molN2O4和8mol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反应中NO2、N2O4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按下列要求作答:
(1)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N}_{2}{O}_{4})}{{c}^{2}(N{O}_{2})}$.
(2)若t1=10s,t2=30s,计算从t1至t2时以N2O4表示的反应速率:0.05mol•L-1•s-1
(3)图中t1、t2、t3哪一个时刻表示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答:t3
(4)t1时,正反应速率>(填“>”、“<”或“=”)逆反应速率.
(5)维持容器的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变”)
(6)维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体系的颜色变深(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卤素互化物是指不同卤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XX’型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性质相近.已知卤素互化物BrCl能发生下列反应H2O+BrCl=HBrO+HCl
KBr+BrCl═KCl+Br2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KI与I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I+IBr═KBr+I2
②写出KOH与I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OH+IBr=KBr+KIO+H2O;
③写出苯与(C6H6)与I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卤代物的化学方程式C6H6+ICl→C6H5I+HCl.
(2)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已知还原性强弱为:
Cl-<Br-<CN-<SCN-<I-.试写出:
①(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N)2+2KOH=KCN+KCNO+H2O.
②HSCN溶液与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SCN+MnO2=Mn(SCN)2+(SCN)2+2H2O
③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SCN-+(CN)2=(SCN)2+2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ClO-+SO2+H2O=HClO+HSO3-
B.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C.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4H++NO3-=Fe3++NO↑+2H2O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Ⅰ.反应:aA(g)+bB(g)?cC(g)△H<0 在2L恒容容器中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1:3:2.
(2)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平衡正向移动,采取的措施是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
(3)比较第二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三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T3(填“>”“<”或“=”),判断的理由是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第三阶段平衡常数K3 的计算式$\frac{{0.5mol/L}^{2}}{0.25mol/L×(0.75mol)^{3}}$.
Ⅱ.利用图①中的信息,按图②装置链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

(5)B瓶中的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浅(填“深”或“浅”),其原因是2NO?N2O4△H<0,A瓶加热,平衡左移颜色加深,B瓶降低温度,平衡右移颜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2000年以来,我国丙烯的使用量已超过乙烯,且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1)丙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聚合生成二聚体、三聚体的混合物,将其加入汽油中,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在催化剂存在下,丙烯聚合生成聚丙烯树脂,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制取丙烯腈的方法常有如下两种:
方法①:CH═CH+H-CN$\stackrel{催化剂}{→}$CH2═CH-CN
方法②:2CH2═CH-CH2+2NH3+3O2$\stackrel{催化剂}{→}$CH2-CN+6H2O
相比较而言,方法②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原料易得、节能),无毒性.
(3)现以丙烯为原料,合成环酯J.
已知:①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如两个丙烯分子进行烯烃换位,生成丁烯和乙烯.
2CH2=CHCH3$\stackrel{催化剂}{→}$CH3CH=CHCH3+CH2=CH2
②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酯:R-OH+R′-COOH→+H2O

请按要求填空:
(i)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取代反应,⑥消去反应.
(ii)反应④是与HCl加成,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保护分子中碳碳双键不被氧化,物质E的结构简式是
(iii)有机化合物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属于酯类且属于甲酸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HCOOCH2CH2CH3,HCOOCH(C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定量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铝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应向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
A.CH3COOK(固体)B.CH3COOHC.KCl(固体)D.KOH(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 NA
C.标准状况下,5.6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A
D.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水煤气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碳层制得:
C (s)+H2O(g)?CO (g)+H2 (g)△H=+131.3kJ•mol-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c({H}_{2})}{c({H}_{2}O)}$,若某温度下,K值的大小为0.5,此时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2O(g)和足量C(s),则H2O(g)的平衡转化率为50%
(2)对于该反应,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3)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移走体系中部分C(s),平衡不移动(选填“向左移”、“向右移”、“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