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下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A. 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

B. 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C. 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D. 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番茄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GG的植株表现为深绿色,基因型为Gg的植株表现型为淡绿色,基因型为gg的植株表现为黄白色。深绿色和淡绿色植株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一致,而黄白色植株因缺乏叶绿素,会在幼苗阶段死亡。

(1)探究番茄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可依据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色素,并采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多少。

(2)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这表明生物的性状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如果让深绿色植株授粉给淡绿色植株,其后代成熟植株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4)现有一批淡绿色番茄植株,经过相互授粉得到F1,成熟的F1植株在经过相互授粉得到F2,以相同的方法得到F3,则在F3植株中G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在F3成熟植株中,淡绿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种元素是组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

A. Ca B. Fe C. I D.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 所说的生态系统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 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 由于生物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故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断递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蒱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 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 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 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运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淋巴管进入组织液

B. 组织液中的某些物质经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豌豆种群中,亲代AA个体占40%,aa个体占20%。则自然条件下,亲代a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 40% 和16% B. 50% 和26%

C. 40% 和30% D. 50% 和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PM2.5先吸入人体的肺泡腔,肺泡腔不是人体的内环境

B.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