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废弃采石场经过人工整理和覆土后进行封闭,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废弃采石场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 对物种①的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性别比例

C. c年后,物种②的种群一定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D. 物种③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呈J型增长曲线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采石场在封山育林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则图中①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②表示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表示灌木

A. 该废弃采石场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正确;

B. 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所以其种群密度在增大,B错误;

C. b→c随着植被的不断丰富,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植株越来越高,物种①②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c年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是乔木,因此c年后物种②的种群不一定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错误;

D. 物种③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下降,所以物种③的种群数量不是J型增长曲线,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二、图三分别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图四是一同学绘制的该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一、二、三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

(2) 图一中,只位于图二中BC段的细胞是________。图三中,与图二中BC段对应的区段最可能是________

(3) 只考虑染色体变异,与形成图一中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4) 图三中,与图二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________

(5) 图一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___

(6) 图四甲~丙中,有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芦笋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某园艺场发现芦笋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自然条件下,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株,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为

A. XDXD×XDY B. XDXD×XdY C. XDXd×XdY D. XdXd×XD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翻译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哪两者之间

A. 氨基酸与转运RNAB. 信使RNA与转运RNA

C. DNA与信使RNAD. 核糖体与信使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地因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随后两地陆续出现植被。如图曲线描述了某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短期内甲地群落的垂直结构比乙地复杂

B. 图中曲线可描述乙地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C. 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

D. 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一定都发展为森林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艾滋病病毒HIV生存和繁殖的场所必须是在(  )

A. 无机环境中B. 富含有机质的环境中

C. 生物体的细胞间质内D. 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16年布里吉斯(Bridges)通过大量观察发现,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的F1中,2000一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甲),同样2000~ 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乙)。经研究发现,甲、乙果蝇的变异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状的关系如表:

(注:“O”代表不合性染色体)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果蝇的产生一定是母本减数分裂异常引起

B. 乙果蝇的产生一定是父本减数分裂异常引起

C. 甲果蝇的细胞中可以找到Y染色体

D. 乙果蝇的细胞中一定找不到Y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的材料分组进行实验,历时5天,每天定期给每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培养皿铺上了等量的棉花,种子置于棉花上)施以等量的对应浓度的溶液,整个实验在暗室中进行,记录每个培养皿中发芽种子数和平均芽长,设计表格(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处理5天后,3种作物种子芽长和萌发率记录表)如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得出的结论至少有两个,请在给出结论一的基础上,写出结论二并写出结论一的根本原因。

结论一:同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不同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一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农五号”大豆是榨油的好材料,种子中含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萌发时相关酶的活性较高,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大分子有机物可水解形成小分子有机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有机物质量先上升后下降,先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天的种子质量相对萌发前要高得多,主要是由______(填“C”“H”“O”或“N”)引起的。

(3)统计完毕后,对萌发的种子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操作和加入试剂都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在滤纸条上只出现______条色素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K值表示___________,若图示人工培养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在培养液的含量不变的情况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增加培养液的量,则K值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培养过程中,每隔24 h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法。

(2)d点种群年龄组成为_________型;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