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小组研究某草原甲、乙两种啮齿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得到图所示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还有____。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是因为这两种动物具有 ___的特点。

(2)04年,乙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___ 。第____年,乙种群密度最小,造成46年曲线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至少答2点)。

【答案】迁入率和迁出率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S”型增长 8 食物减少、天敌增多(或传染病等)

【解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2.S”型曲线的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S型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3.识图分析可知,甲种群的R值一直保持不变且大于1的水平上,甲种群的增长曲线为J型增长曲线;乙种群的R值在04年先增大后减小且一直大于等于1的水平上,因此乙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第4年以后R值一直减小且小于1,到第8年时恢复到1的水平上,因此48年间种群数量一直减少,到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种群密度最小。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广的动物。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04年,乙种群的R值先增大后减小且大于1的水平上,因此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由于48年间R值一直减小且小于1,因此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种群密度最小,造成46年曲线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食物减少、天敌增多、气候的改变或传染病发生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反射弧较为简单的是_________(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直接刺激图中处也能引起缩手反应,该过程_____(属于不属于”)反射。

(2)图甲缩手反射中,手被钉刺后立即缩回,并不是在感觉到痛后才缩回,这个事实说明调 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在检查膝跳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 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膝跳反射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3) 图乙中,兴奋在细胞 A 与细胞 B 之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原因_____.

(4)图乙中,结构能与某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使其所在细胞膜产生兴奋,则细胞膜外的 电位表现为_________电位,结构的化学本质_____

(5)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 有言语区的________区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医学上在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时,通常要进行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实验方法如下: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b点,理由是抗生素使细菌中________的个体大量死亡而数量下降。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细菌会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

B.能实现②过程的生理作用不一定是光合作用

C.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取山丹丹花瓣细胞分别置于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所致

B. 若B溶液的浓度减小,则甲图曲线中b点左移

C. 甲图中a点细胞状态对应乙图中的①

D. b时刻,B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血液流经某一组织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是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时,b处乳酸的含量高于a

B.A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b处氧气的含量高于a

C.A是肝脏细胞,饥饿时,b处葡萄糖的含量高于a

D.A是胰岛细胞,饭后半小时,b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于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寒冷刺激时人体内的部分调节过程((a-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b表示神经递质,c、d表示激素 B. c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C. 与c相比,a参与的调节反应更加迅速 D. abcd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B.该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若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为cXD,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CXDCXdcXd

D.基因型为BbXDXd的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杂草密度(株/m2

物种丰富度

(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型莎草

常规区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

稻鸭区

23

53

0

0259

0271

0089

0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表中物种丰富度的数据表明,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_________,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的复杂性,增强了其___________能力。鸭和水稻生活在一起,可以吃掉杂草、害虫等,减少稻田的除草、施肥和用药,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又绘制了常规区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______(填乙、丙、丁)生物成分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______b+c+e(填大于、等于、小于)。

②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

③在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______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