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表明从母瘤分离脱落的癌细胞首先要与正常细胞粘附才能转移。为研究物质X对癌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培养瓶若干个、液体培养基、物质X、癌细胞细胞株、内皮细胞悬液、CO2培养箱、PBS溶液(用于洗去未粘附的细胞)

(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培养液成分变化对培养物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

取培养瓶若干个均分为三组,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液体培养基和内皮细胞悬液,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培养瓶中铺满单层内皮细胞。

_____

同时分别_____。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用PBS溶液洗去未贴壁的细胞,测定相关值并计算细胞粘附率。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下图为实验所测得的细胞粘附率,请根据图示结果,用文字描述该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结果:_____

结论:_____

3)分析与讨论

实验用的癌细胞细胞株可以通过_____法建立。获取癌细胞时需用_____处理癌细胞株,将癌细胞转入含内皮细胞的培养瓶后所进行的培养称为_____培养。

导致癌细胞从母瘤分离脱落的原因可能是_____。根据实验可推测:物质X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率,来达到_____的作用。

【答案】加入用液体培养基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物质X(浓度为100300μg/ml),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液体培养基 取等量的癌细胞转入上述培养瓶中(取等量的癌细胞转入铺满单层内皮细胞的培养瓶中)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加入物质X后,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率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剂量越高,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率下降越明显。 物质X可降低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率。(而且作用效果与物质X的浓度有关) 克隆培养 胰蛋白酶 传代 癌细胞膜表面粘连蛋白(糖蛋白)减少 抑制癌细胞转移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物质X对癌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不同浓度放入物质X溶液,因变量是细胞粘附率,其余均为无关变量。

2、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此外还应该遵循平行重复原则,这样可以减小实验的误差。

1)实验思路:根据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所以在步骤②中设计自变量。

②加入用液体培养基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物质X(浓度为100300μg/ml),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液体培养基。

③同时分别取等量的癌细胞转入上述培养瓶中(取等量的癌细胞转入铺满单层内皮细胞的培养瓶中)。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加入物质X后,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率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剂量越高,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率下降越明显。

结论:物质X可降低癌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率。(而且作用效果与物质X的浓度有关)。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用的癌细胞细胞株可以通过克隆培养法建立。获取癌细胞时需用胰蛋白酶,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将癌细胞转入含内皮细胞的培养瓶后所进行的培养称为克隆培养。

②导致癌细胞从母瘤分离脱落的原因可能是癌细胞膜表面粘连蛋白(糖蛋白)减少。根据实验可推测:物质X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率,来达到抑制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克里斯琴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群压力会导致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

B.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C.社群压力通过神经、体液、免疫三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

D.社群压力会导致出生率升高,死亡率下降,从而改变种群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Ⅳ-1和Ⅳ-2近亲结婚后,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Ⅱ代所有个体都是杂合子

B.Ⅲ代的女性中也可能有杂合子

C.-2是杂合子的概率可以是1/61/2

D.Ⅱ代以后的所有外来婚配者都是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图中生物模型的叙述,ABC代表物质、结构或细胞的状态,①②代表过程,正确的是(

A.若①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则A代表葡萄糖,B代表丙酮酸和氧气

B.将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到A时,若B代表组织液,则C只能代表淋巴或血浆

C.在遗传信息表达时,若A代表基因,则①需要的酶为DNA聚合酶和解旋酶,②需要的原料为氨基酸

D.如果该模型用于描述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①过程滴加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细胞C的渗透压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石南固定太阳能a的数值大于bd之和

B.d包括石南枯枝败叶以及雪兔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

C.雪兔未同化的能量不会影响能量在流动中逐渐损耗

D.猞猁的捕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雪兔种群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可体现基因的多样性

B.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物种是②和③

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地理隔离,可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乙是硝酸钾溶液,图1乙曲线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主动运输

B.2中曲线I和图1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C.4分钟前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甲溶液

D.曲线走势不同都是由于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食物网中H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__________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若某季节物种A看到物种B的数量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

2)假设物种A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A增加10 kg,至少需要B____kg。若外来生物入侵该生态系统,则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锐减。

3)从图乙中可知,______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_______(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转基因草莓中有能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由此可获得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新型疫苗,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①至④代表过程,AC代表结构或细胞)

1)图中①过程用到的酶是____,所形成的B叫做______

2)②过程常用____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_____细胞,利于完成转化过程。

3)图中③过程需要用到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检测转基因草莓果实提取液中有无相应的抗原。

B、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

1)专家在实验中,需用到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专家在实验中,用于诱导融合使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农民,种植杂交系马铃薯除可获得较高的收成外,还有什么优点?(要求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