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一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二表示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几种类型.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乙点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在暗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是用于C3化合物的还原
(2)图一如果在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增加乙一丙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
(3)图二能代表该植物一个叶肉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图一中乙点相符的一项是C.

分析 分析图以可知,该图是光照强度对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甲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乙是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丁是光的饱和点,此后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图二是线粒体和叶绿体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吸收情况.

解答 解:(1)乙点是光照强度为零的点,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及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过程中产生[H]在暗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是用于C3化合物的还原.
(2)由于光照强度没有达到饱和影响图二中甲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在丙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停止,由于ATP和[H]供应不足,暗反应卡尔文循环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增加;乙~丙段光照强度没有达到饱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3)图二中乙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所以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进入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故选:C.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用于C3化合物的还原
(2)增加  光照强度
(3)C

点评 本题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记忆细胞、e是浆细胞,图甲中所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
(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除了具有呈递抗原的功能外,还可分泌淋巴因子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⑥→⑧→⑨(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4)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b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下表:
测定指标A水样B水样C水样D水样
BOD (mg/L)培养前24713915060
培养后51454950
总含氮量
(mg/L)
培养前54555320
培养后19191919
①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A.D水样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②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N等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包括载体和能量.
(5)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回答下列问题有关遗传变异回答.
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代M的基因型是Ddgg.子代中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DDGgDdGg
(2)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N(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问题:
(1)微生物生长所需条件有营养、PH、温度和氧气
(2)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①②,需要消毒的是③(填序号).
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璃棒、试管、锥形瓶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水样的平板置于恒温箱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细菌培养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称为种群.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目要比测得的数目少,原因是因为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
(6)培养大肠杆菌,配制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此培养基如要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酸性.
(7)如果将下面的培养基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否都能分解纤维素?能.如果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或CR)可以筛选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同时透明圈越大(大、小),表示该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纤维素粉5.0g
NaNO31.0g
Na2HPO41.2g
KH2PO40.9g
MgSO4•7H2O0.5g
KCl0.5g
酵母膏0.5g
水解酪蛋白0.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鉴定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需要沸水浴2-3分钟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C.使用斐林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D.在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是(  )
A.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B.人的生殖和发育
C.缩手反射D.风吹杨柳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细胞按照正确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排序:乙→甲→丁→丙.
(2)根据丙图的特有变化特征,可以判断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植物.(动物或植物)
(3)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甲图所示的时期.
(4)丁图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12 12.
(5)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间期.
(6)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中的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栽培的玉米品种抗旱、抗倒伏能力差.假设A、b代表玉米的抗旱、抗倒伏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右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
(2)方法④还能够从其他物种获取目的基因转入玉米,该方法的优点是定向改造性状.
(3)⑦过程育种方法为诱变育种.
(4)⑥过程在实验室最常用试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5)①、⑤、⑥过程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