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加试题】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变异,产生的4个精 细胞如图所示,则可推断发生的变异类型为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是在初情期

B. 排卵是指排出成熟的卵泡

C. 排卵实质上是排出初级卵母细胞

D. 正常情况下,一个卵泡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4月) 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________,该培养基从作用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在________步骤后。

(2)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运用图A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4 mm3,观察到图中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80个,则1 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________个。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________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过程中,常用到________染色法。在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前以________比例加入染液,这种鉴定方法的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基通常用__________法灭菌,若无条件,也可用间隙灭菌法。其程序是:第一天,将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然后在36~37 ℃下放置24 h;之后重复前面的操作2-3次。请分析:

①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的目的是______。

②在36~37 ℃下放置24 h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③怎样证明间隙灭菌法的效果?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第二次市统测试卷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 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C. 某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说明其生活环境稳态被破坏

D. 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其稳态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2月高三学考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加试题】啤酒酵母是啤酒工业发酵菌种,对啤酒的品质、风味有很大影响。请回答:

(1)若实验室中啤酒酵母菌种被杂菌污染,可采用__进行纯化培养:接种时,先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待其______后,蘸取带菌培养物放到新的培养基中。倒置培养皿恒温培养直到出现____,再进行菌种鉴定。

(2)为实现啤酒发酵连续生产,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已在啤酒工业中广泛应用。例如,将啤酒酵母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经CaCl2处理形成凝胶颗粒,而酵母细胞则被固定在其内部。这种固定化方法称为 ______(A.吸附法 B.包埋法 C.交联法 D.共价偶联法)。

(3)科研人员将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构建在重组质粒中,进而转入______,发酵生产转基因酵母乙肝疫苗。在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通过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G↓AATTC-)切割得到的一个目的基因和一个开环质粒,共有_______(A.1 个 B.2 个 C.3个 D.4 个)粘性末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操作步骤完成以后,需要对所有受体细胞进行筛选,这是因为_____。该转基因技术实践应用的成功标志是______。

(4)转基因技术结合胚胎工程在高等动物育种中也有成熟应用。人们将经过基因改造的胚胎干细胞核与_____融合,得到_______,并促使其在体外分裂发育成________,再通过胚胎移植获得后代。目前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中获得后代的唯一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胚胎干细胞具有重要的生产和临床医学价值。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首先要在培养皿底部制备一层细胞,称为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2月高三学考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实验探究了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观测指标是枝条上根的长度

B. 3号烧杯由于没有添加2,4-D,枝条不能生根

C. 1号、2号的实验结果对比,可说明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作用部位,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的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2月高三学考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学习小组对某种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A. Cl-是该酶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

B. Cu2+与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C. Cu2+ 和Cl-共同作用对该酶催化活性无影响

D. 三组实验的最大反应速率均受酶量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上图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蛇的体色这一性状,且其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若选取纯合的黑蛇和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

F1可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若使F1相互交配,所得的F2中的花纹蛇再相互交配,则F3花纹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2)中F1与杂合橘红蛇交配得到F2的过程。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4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复制与转录所需酶、原料都有不同

B. 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遗传

C. 人的X染色体DNA分子中(A+G)/(T+C)的比值与Y染色体相同

D. DNA在转录形成mRNA时,如果碱基配对出错,将导致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