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生态果园是当下悄然兴起的一种养殖模式,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科学配置,以及光、热、水、土、养分等的合理利用而建立的一种以果树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果园生产体系。下图是某生态果园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果园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_____________利用,产生的物质供____________利用。

2)与普通果园相比,该果园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果园从未使用农药,但害虫数量一直较少,没有泛滥成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果园中果农在果树开花时期,放置一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提高产量。该实例主要应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分解者(或自身) 植物(果树等) 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充分利用了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该果园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信息传递

【解析】

分解者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在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同时释放出能量供自身利用,其作用与生产者相反。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经过科学规划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加速了物质循环,减少了环境污染。

1)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分解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把其中含有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自身生长所需,无机物可以供给植物吸收利用。据此可知,该果园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分解者(或自身)利用,产生的物质供植物(果树等)利用。

2)与普通果园相比,该果园通过增加使用的环节,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充分利用了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3)由于该果园利用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设计,使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增加,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因此该果园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尽管从未使用农药,但害虫数量一直较少,没有泛滥成灾。

4)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提高产量。这是合理应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提高产量的实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2表示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基酸以协助扩散方式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氨基酸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受载体蛋白的限制

C.2中的甲从胞内运输至胞外的方式与图1Na+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

D.若图2中的两种物质分别表示CO2O2,在浆细胞内外的分布则甲为O2,乙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栽培稻(2n=24)相对普通野生稻丢失了大量优异基因,如抗病、虫、杂草及抗逆基因等。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水稻(甲)8号染色体上具有耐冷基因A4号染色体上有抗稻飞虱基因B,而栽培稻(乙)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某种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

基因型

AA

Aa

aa

BB

Bb

bb

个体数量

201

1009

798

520

1038

517

1)对栽培稻乙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

2)依据数据推测,抗稻飞虱性状的遗传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复上述实验发现,F2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比总是接近于154。研究人员发现F1产生的雌配子均正常成活,推测可能是带有__________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比例_______

4)为获取能稳定遗传的抗稻飞虱优良栽培稻,科研人员选取上述实验中F1栽培稻作为亲本进行自交,每一代水稻自交后淘汰不抗飞虱的个体,则子五代中基因型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COVID-19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与mRNA序列相同),含m个碱基。该病毒在感染的细胞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关于该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VID-19几乎只感染肺部细胞是因为侵入细胞必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

B.一个COVID-19RNA分子复制出一个新COVID-19RNA约需要2m个核苷酸

C.该病毒基因所控制合成最长多肽链的氨基酸数不超过m/3

D.已被治愈的患者体内会永远存在该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斑马鱼的HuC基因在早期胚胎神经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研究人员构建了HuC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导入到斑马鱼细胞中研究其作用,请回答:

1)为获取HuC基因,研究人员从早期胚胎神经细胞中提取HuC基因的mRNA,通过_________获得大量的DNA,进而构建出HuC基因的______________

2DraⅢ, SnaBⅠ等是质粒上不同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为获得HuC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需要对HuC基因和质粒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酶进行切割,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不选择NotⅠ酶切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细胞即能够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可以采用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筛选出导入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溶液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①②③为细胞膜相关组成成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与图中①③有关

B.若图中甲表示葡萄糖,则该动物细胞可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C.如阻断O2对该细胞的供应,则甲、丙、丁的运输速率均会受到影响

D.该膜若表示人体神经细胞膜,则代表钾离子吸收途径的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种植物的胚轴切段若干浸入蒸馏水中1h后,再分别转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的溶液中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h后,测量切段平均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1h的目的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

B.实验数据表明NAA对切段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振荡培养液可以增加溶液的溶氧量从而满足细胞呼吸的需要

D.浓度为01mg/L的实验组两次结果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另一种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决定该生物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除甲图中因素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

B.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J”型,图乙中ab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与此类似

C.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对应着乙图中的c

D.若甲图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则①种群的适应性低于②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苹果素来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种植苹果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品相不好的苹果很难销售。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让品相不好的苹果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微生物代谢类型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苹果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上的野生酵母菌,中实验操作中控制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的新鲜苹果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__________,从而淘汰掉杂菌。检验酒精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酒精和_________反应。

4)为了提高苹果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原材料,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果汁中不再产生__,说明果酒发酵基本完成。整个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