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研究小组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3:3:1:1。请回答:

1)翅形和眼色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分析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还可作出________________种合理的假设,若理论上分析F1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0F1代短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则所作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

3)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序列作探针,与亲代雄果蝇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的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判断眼色基因的位置。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个荧光点,则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个荧光点,则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果蝇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D区段(用XClD表示):D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即XClDXClDXClDY不能存活),正常果蝇的X染色体无ClD区段(用X+表示)。让突变体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代棒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由组合 长翅对短翅显性 6 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显性 4 2 1/3

【解析】

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3:3:1:1F1长翅∶短翅=31,红眼∶棕眼=11,可知长翅和短翅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长翅为显性,红眼和棕眼的显隐性及基因(Bb)的位置未知,可能有6种情况,亲本的基因型为(关于红眼和棕眼):①翅形常染色体、眼色X染色体且红眼为显性:长翅红眼雌性(AaXBXb×长翅棕眼雄性(AaXbY);②翅形常染色体、眼色X染色体且红眼为隐性:长翅红眼雌性(AaXbXb×长翅棕眼雄性(AaXBY);③ 翅形X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显性:长翅红眼雌性(BbXAXa×长翅棕眼雄性(bbXAY);④ 翅形X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隐性:长翅红眼雌性(bbXAXa×长翅棕眼雄性(BbXAY);⑤翅形常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显性:长翅红眼雌性(AaBb×长翅棕眼雄性(Aabb);⑥ 翅形常染色体、眼色常染色体且红眼为隐性:长翅红眼雌性(Aabb×长翅棕眼雄性(AaBb)。

1)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因此翅形和眼色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均为长翅,F1出现短翅,长翅为显性,短翅为隐性。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还可作出6种合理的假设。若理论上分析F1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0,则控制红眼和棕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棕眼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长翅红眼(AaXbXb×长翅棕眼(AaXBY),F1代短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aaXbY)所占的比例为1

3)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序列作探针,与亲代雄果蝇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的Bb基因杂交,亲代棕眼雄果蝇细胞的基因型为XBYXbYBbb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基因数量是体细胞的两倍,若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观察到4个荧光点(BBbbbbbb),则;若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复制后会观察到2个荧光点。

4)让突变体雌果蝇(XClD X+)与正常眼雄果蝇(X+Y)杂交,F1代果蝇为:XClD X+(棒眼雌性)、XClD Y(致死)、X+ X+(正常眼雌性)、X+Y(正常眼雄性),棒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3。遗传图解如下,注意表现型中要有性别,各种符号需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

A.蓝藻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发菜、颤藻、念珠藻、小球藻等都属于蓝藻

C.蓝藻细胞没有核糖体,水稻叶肉细胞有核糖体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细胞的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四个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

B.辰砂眼基因 v 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C.据图可看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这四个基因不可能出现在细胞同一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黄瓜花叶病毒(CMV)是能侵染多种植物的RNA病毒,可危害番茄的正常生长。转基因抗病毒番茄由北京大学研发,研究人员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该病毒外壳蛋白的cDNA导入番茄植株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功获得抗CMV的番茄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转基因操作后的番茄外植体接种于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只有部分外植体生出愈伤组织。研究人员据此确定这些生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都已成功导入了cDNA,你认为他们做出以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切取的番茄茎组织块要带有____________,用幼嫩茎段比成熟老枝更易产生愈伤组织,且时间早,诱导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愈伤组织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制造出了神奇的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幼苗,与天然种子相比能保持原有的遗传特性,其原因是_________,人工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不一定可育,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番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

5)若要验证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好的抗CMV能力,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AaB基因,再检测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已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检测到分裂进行到①②③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结果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可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

B.若①时期发生过片段交换,则②时期的某个细胞中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

C.③时期的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有123三种可能

D.③时期的细胞中Y染色体的个数有012三种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异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可被杂草幼芽吸收。为研究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草胺最适浓度,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的种植地,随机分组,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一段时间后,测得玉米叶片中叶绿素 a、b含量及去除杂草百分率,如表所示。曲线图是在适宜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培养24h后,测定的玉米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请分析回答问题:

异丙草胺浓度

/mgL-1

叶绿素 b

/mgL-1

叶绿素 a

/mgL-1

去除杂草百分率

%

0

1.56

7.55

0

5

1.63

7.50

30

15

1.66

7.45

90

25

0.35

1.78

92

35

0.34

1.75

95

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_____上;若要提取叶绿素,常用_____作为提取液。

2)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玉米田中适宜的异丙草胺使用浓度为_____mgL-1。虽然过高浓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它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而使其光合速率显著下降。

3)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这两个指标可直接通过实验测出的是_____

4)曲线图中,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细胞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苏氨酸在相关酶的作用下,通过5步反应合成异亮氨酸。当细胞中异亮氨酸浓度足够高时,其与苏氨酸脱氨酶结合,抑制酶活性;当异亮氨酸的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异亮氨酸脱离苏氨酸脱氨酶,抑制解除。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只要苏氨酸脱氨酶活性正常就能合成异亮氨酸

B.苏氨酸与异亮氨酸分子结构的差异体现在R基团上

C.苏氨酸脱氨酶与异亮氨酸结合后空间结构改变,活性被抑制

D.上述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机制,能有效避免物质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4: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

A.1692B.1375

C.1964D.17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为某植物芽的分布示意图,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B芽生长素浓度最可能处于图乙d-e区间

B.A芽给予右侧光照,其右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处于图乙c-d区间

C.如果摘除图甲中的A芽,则B芽生长素浓度将会介于e-f之间

D.植物水平放置后A芽仍会向上生长,原因不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