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对于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的不正确的解释是( )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B. 有利于释放氧气,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 有利于吸收较多的CO2,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 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答案】B

【解析】正其行,通其风,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A正确;正其行,通其风,可以增加植物将的气体(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流通,有利于植物提高光合速率,利于氧气的释放,B错误、C正确;正其行,通其风,有利于增加增加光合作用面积,达到合理密植,同时有利于增加植物将的气体(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流通,提高了充分利用光能利用率,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甲、乙两种植物的CO2吸收速率随环境CO2浓度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O来自于________(填物质);当环境CO2浓度为a时,O2除部分释放到外界以外,还有部分可以参与细胞有氧呼吸,与__________(填 “NADH”或“NADPH”)结合释放出大量能量。

(2)当环境CO2浓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利用率较低的植物是__________。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植物甲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CO2浓度为0.03%,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一般达不到最大光合速率。农业生产中,常常把地块作成几个畦,便于灌溉与排水,畦是指用土埂、沟或走道分隔成的作物种植小区。某地区夏季多为南风,若植物甲为夏季生长的高秆经济类植物,作畦的走向应为南北走向,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细胞中此时不存在核膜

C.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分别为816

D.该细胞分裂结束时生成的两个子代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染色体组是AABB的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参与

B. c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AABB

C. 过程一般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D. 过程必需在光下才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7月德国科研者在受精卵形成后的第一次分裂过程发现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并非携手共进,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可知,受精作用发生在_________

A.有丝分裂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减数第二次分裂 D.减数分裂完成后

(2)下列对图中受精卵第一次正常分裂时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描述及排序是__________

①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②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染色体分离;④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离;⑤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分配在两个子细胞中;⑥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均分在两个子细胞中。

(3)图中的两种异常分裂现象表现为____________。(多选)

A.两个纺锤体牵引不同步 B.两个纺锤体方向不一致

C形成了两个纺锤体 D.着丝点不分裂

(4)图中异常子细胞和正常子细胞的核DNA的数目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5)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要进行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6)显微观察果蝇(2n=8)精巢,发现有15%的细胞是16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8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4条染色体。细胞中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NACase(一种酶)对几丁质(—种多糖)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几丁质水解后得到的不同产物均对催化活力有影响,下图为不同浓度的各产物对酶活力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

1NACase的催化作用除了受产物浓度影响外,还需环境提供适宜的________等,NACase能催化反应发生的机理是________

2)图中几丁质的水解产物对的催化活力均有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其中作用最强的是________

3)已知半乳糖也是一种还原糖。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区分这三种糖类化合物,他首先选择了斐林试剂作检测,则通过实验现象,能区分判断出的是________

4)下图是不同种类抑制剂降低酶活力的两种机制的模型,判断某抑制剂所属类型的方法是:在研究实验中加入抑制剂,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则属于模型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查询资料得知:18℃ 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下图1所示;资料还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因此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于是他们设置15℃、16℃、17℃、18℃四个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结果如下图2所示: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

2)根据图1数据,设置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控制在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可以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表示。

4)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能否确定“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这一假设成立?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雌性激素可以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雌性激素含量和功能的失调可以导致一些自身免疫疾病。下图是雌性激素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和加重重症肌无力症状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促进细胞Y分化为细胞Z的信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Y的雌性激素受体有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两种,雌性激素发挥作用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细胞核受体和细胞质受体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3)与结构X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Ach发挥作用后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可知重症肌无力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免疫失调中的免疫缺陷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实验

实验结果

编号

实验过程

病斑类型

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aTMV感染植物

a

a

bTMV感染植物

b

b

组合病毒(aTMV的蛋白质+bTMVRNA)感染植物

a

b

组合病毒(bTMV的蛋白质+aTMVRNA)感染植物

a

a

A.实验B.实验C.实验D.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