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质点的质量不变,乙质点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同时它们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1/2,则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 )

A.F/2  B.F   C.4F   D.8F

D

解析试题分析:两个质点相距r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若它们间的距离缩短为,其中一个质点的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D正确。
考点: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l=8 cm,两板间距离d=8 cm,A板比B板电势高300 V,即UAB=300 V.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q=10-10C,质量m=10-20kg,从R点沿电场中心线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0=2×106 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中心线上的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L=12 cm,粒子穿过界面PS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EF上.不计粒子重力求(静电力常数k=9×109 N·m2/C2)

(1)粒子穿过界面PS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多远?
(2)点电荷的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

A.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B.船行驶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0.08m/s2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小船以相对于水不变的速度船头垂直于河岸向对岸划去,当行驶到河中间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船渡河的时间、路程与水流速度不变时相比要

A.路程和时间都增大B.路程不变,时间增大
C.路程和时间都减少D.路程增大,时间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l,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l、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l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l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0,卫星跟月球表面的高度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忽略月球自转的影响,下列关于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的速度大小为 B.卫星的角速度大小为
C.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为g0 D.卫星的运动周期为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覆盖全球的问题。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群构成,中轨道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均有一定的夹角)。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则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处受地球引力产生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

A.   B.4g   C.D.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A、B两颗行星,质量之比,半径之比为,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B.运行速度可能大于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小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