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MN、PQ是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而AB、CD为串有电流表、电压表的两根金属棒,且与金属导轨接触良好,当两棒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无读数,AB间有电势差,电压表无读数
B.电流表有读数,AB间有电势差,电压表有读数
C.电流表无读数,AC间无电势差,电压表无读数
D.电流表无读数,AC间有电势差,电压表有读数

分析 电压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其核心是电流表,有电流通过电压表时,电压表即有示数.分析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判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再分析两个电表有无读数.或根据E=BLv,分析两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关系,再进行判断

解答 解:图中两根金属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都为E=BLv(L是两导轨间距),根据右手定则可知,两个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相互抵消,整个回路中总的感应电动势为零,没有感应电流,所以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是0.A和B之间有电势差,故A正确;A和C之间无电势差,故C正确.
故选:AC.

点评 本题关键理解CD棒有效的切割长度即为与速度垂直方向导体的长度,知道电压表的核心部分是电流表,没有电流就没有读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_{92}^{235}$U+${\;}_{0}^{1}n$→${\;}_{38}^{90}$Sr+${\;}_{54}^{136}$Xe+10${\;}_{0}^{1}$n.在核反应堆中,石墨起减速剂的作用;镉棒起吸收中子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质量为10kg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F=80N力的作用下前进了40m,(g取10m/s2)求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的末动能:
(1)力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上拉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
(2)力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下推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在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周的柱状玻璃体)OPQ,OP=OQ=R,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垂直OP面射入玻璃体,在OP面上的入射点为A,OA=$\frac{R}{2}$,此单色光通过玻璃体后沿BD方向射出,且与x轴交于D点,OD=$\sqrt{3}$R,求:
(1)该玻璃的折射率是多少?
(2)假设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光沿路径ABD从A点传播到D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由于球B受到风力作用,环A与球B一定向右做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球B受到的风力,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汽车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拱形桥顶部时,车对桥的压力F与车的重力G大小相比较,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GB.F<G
C.F=GD.以上关系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实验法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结论
B.伽利略认为若没有外力作用物体会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C.笛卡尔认为若没有外力作用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牛顿认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C.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D.物体高速(接近光速)运动时,其长度与运动状态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滑块A的质量为m,小车B的质量为M,且M=2m,滑块与小车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一开始静止,滑块以速度v0滑上小车,并最终停在小车上.滑块在平板小车上滑行1s后相对小车静止.求:
(1)小车和滑块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车的最小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