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由于球B受到风力作用,环A与球B一定向右做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球B受到的风力,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分析 先对球B受力分析,受重力、风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风力;再对A、B两物体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风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动摩擦因素.

解答 解:对球B受力分析,受重力、风力和拉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mBgtanθ
$T=\frac{{{m_B}g}}{cosθ}$
把环和球当作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受重力(mA+mB)g、支持力N、风力F和向左的摩擦力f,如右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N=(mA+mB)g,
f=F
则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frac{f}{N}=\frac{{{m_B}tanθ}}{{{m_A}+{m_B}}}$
答:球B受到的风力为$\frac{{{m_B}g}}{cosθ}$,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rac{{{m_B}tanθ}}{{{m_A}+{m_B}}}$.

点评 本题关键是先对整体受力分析,再对球B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不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目前,我国的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是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拖车)组成一个编组,称为动车组.若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均为1.35×104kw,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均为5×104kg,动车组运行过程中每节车厢受到的阻力恒为其重力的0.075倍.若已知1节动车加2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运行时的最大速度v0为466.7km/h.我国的沪昆高铁是由2节动车和6节拖车编成动车组来工作的,其中头、尾为动车,中间为拖车.当列车高速行驶时会使列车的“抓地力”减小不易制动,解决的办法是制动时,常用“机械制动”与“风阻制动”配合使用,所谓“风阻制动”就是当检测到车轮压力非正常下降时,通过升起风翼(减速板)调节其风阻,先用高速时的风阻来增大“抓地力”将列车进行初制动,当速度较小时才采用机械制动.(所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求:
(1)沪昆高铁的最大时速v为多少km/h?
(2)当动车组以加速度1.5m/s2加速行驶时,第3节车厢对第4节车厢的作用力为多大?
(3)沪昆高铁以题(1)中的最大速度运行时,测得此时风相对于运行车厢的速度为100m/s,已知横截面积为1m2的风翼上可产生1.29×104N的阻力,此阻力转化为车厢与地面阻力的效率为90%.沪昆高铁每节车厢顶安装有2片风翼,每片风翼的横截面积为1.3m2,求此情况下“风阻制动”的最大功率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2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测量这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V1(0~5V,内阻约10kΩ)         
B.电压表V2(0~10V,内阻约20kΩ)
C.电流表A1(0~0.3A,内阻约1Ω)          
D.电流表A2(0~0.6A,内阻约0.4Ω)
E.滑动变阻器R1(0~10Ω,2A)              
F.滑动变阻器R2(0~100Ω,0.2A)
G.学生电源(直流6V)、开关及导线
(1)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尽可能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压表A,电流表D,滑动变阻器E.(填器材的前方选项符号,如A,B)
(2)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要求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图1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画出了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若用电动势为4.0V、内阻为8Ω的电源直接给该小灯泡供电,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42 W.
(4)P为图2中图线上的一点,PN为图线上P点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约为5.33Ω       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约为24.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每一个分力都大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甲乙两队拔河,甲胜乙,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BCPC′D是螺旋轨道,半径为R的圆O与半径为2R的BCD圆弧相切于最低点C,与水平面夹角都是37°的倾斜轨道AB、ED分别与BC、C′D圆弧相切于B、D点(C、C′均为竖直圆的最底点),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AB轨道的有孔固定板上,平行于斜面的细线穿过有孔固定板和弹簧跨过定滑轮将小球和大球连接,小球与弹簧接触但不相连,小球质量为m,大球质量为$\frac{6}{5}$m,ED轨道上固定一同样轻质弹簧,弹簧下端与D点距离为L2,初始两球静止,小球与B点的距离是L1,L1>L2,现小球与细线突然断开.一切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1)细线刚断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2)小球恰好能完成竖直圆周运动这种情况下,小球过C点前后瞬间有压力突变,求压力改变量为多少?
(3)小球冲上左侧轨道获得与初始线断相同的加速度时,小球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MN、PQ是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而AB、CD为串有电流表、电压表的两根金属棒,且与金属导轨接触良好,当两棒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无读数,AB间有电势差,电压表无读数
B.电流表有读数,AB间有电势差,电压表有读数
C.电流表无读数,AC间无电势差,电压表无读数
D.电流表无读数,AC间有电势差,电压表有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2015年12月,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在我国国家体育场举行.如图所示,比赛场地由出发区AB、助滑坡BC、第一过渡区CD、跳台DE、第二过渡区EF、着陆坡FG和终点区GH组成,第一过渡区的最低点和终点区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出发区距地面的高度hB=8.4m,跳台最高点E和着陆坡最高点F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F=4.0m,着陆坡坡度为θ=37°.运动员从助滑坡顶端B由静止滑下,离开跳台在空中完成预定动作后到达F点正上方,此时速度v=4.0m/s,方向水平.若第一过渡区是半径R=42m的圆弧滑道,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总质量m=100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滑道和空气的阻力.求:
(1)运动员到达第一过渡区CD的最低点时受到的支持力FN
(2)运动员到达F点正上方时离地面的高度h;
(3)运动员落到着陆坡时的速度大小v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足够长光滑斜面上有ABC三点,其中AB距离Ll=8m,AC距离L2=3m.小球P在A点获得v0=8m/s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同时小球Q从B点由静止释放,经过t时间两小球相碰并粘成结合体E.已知斜面倾角θ=37°,小球P、Q质量均为m,g=10m/s2,求:
①时间t;
②结合体E经过C时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关于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
A.由B=$\frac{F}{IL}$可知,B与F成正比,与IL的乘积成反比
B.B的大小与IL的乘积无关,由磁场本身决定
C.B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的区域叫匀强磁场
D.B的方向与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