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某公园中的一项游乐设施,半径为R=手.5m、r=4.5m的两圆形轨道甲和乙安装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条水平轨道CD相连,现让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40图g的无动力小滑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刚好可以滑过甲轨道后经过CD段又滑手乙轨道后离开两圆形轨道,然后从水平轨道飞入水池内,水面离水平轨道的高度h=5m,所有轨道均光滑,g=40m/s
(4)求小球到甲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v.
(手)求小球到乙轨道最高点时对乙轨道的压力.
(3)若在水池中MN范围放手安全气垫(气垫厚度不计),水面手的4点在水平轨道边缘正下方,且4M=40m,4N=45m;要使小滑车能通过圆形轨道并安全到达气垫手,则小滑车起始点A距水平轨道的高度该如何设计?
(1)在C轨道最高点:1g=1
v2
R

解得:v=51/s
即6车通过C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51/s;
(2)从C轨道最高点到D轨道最高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1g(2R-2r)=
1
2
1
v2D
-
1
2
1
v2

在D轨道最高点:
1g-N=1
v2D
r

解得:N=333.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6车对轨道的压力为333.3N;
(3)6滑车要安全通过圆形轨道,在平台上的速度至b为v0,从释放到平抛初位置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1g左=
1
2
1
v20

从开始释放到C轨道最高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1g(左-2R)=
1
2
1v
2C
′②
要能通过圆轨道,有
vC′>51/s ③
对于平抛运动,有:
左=
1
2
gt2 ④
S=v0t ⑤
由①②③④⑤解得
左=d.21
答:(1)6球到甲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为51/s.
(2)6球到乙轨道最高点时对乙轨道的压力为333.3N.
(3)6滑车至b应从离水平轨道d.21的中方开始下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半径R=2.5m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在B点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m=0.5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A点.一瞬时冲量使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开始运动,经B点进入圆轨道,沿圆轨道运动到最高点C,并从C点水平飞出,落在水平面上的D点.经测量,D、B间的距离s1=10m,A、B间的距离s2=25m,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0.20,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滑块刚进入圆轨道时,在B点轨道对滑块的弹力;
(2)滑块在A点受到的瞬时冲量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与水平面在B点平滑连接,质量为0.20kg的物体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每隔0.20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取g=10m/s2
t/s0.00.20.41.21.4
v/m?s-10.01.02.01.10.7
求:
(1)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斜面上A、B两点间的距离;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一竖直面内的轨道是由粗糙斜面AB和光滑圆轨道BCD组成,AB与BCD相切于B点,C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将物块置于轨道ABC上离地面高为H处由静止下滑,可用力传感器测出其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现将物块放在ABC上不同高度处,让H从0开始逐渐增大,传感器测得物块每次从不同高度处下滑到C点时对轨道压力N,得到如图乙两段直线PQ和QI,且IQ反向延长交纵轴点坐标值为2.5N,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物块的质量m及圆轨道的半R=?
(2)轨道DC所对圆心角?
(3)小物块与斜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微波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反射式速调管是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价值较高的常用微波器件之一,它是利用电子团与场相互作用在电场中发生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1所示,在虚线MN两侧分布着方向平行于X轴的电场,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折线.一带电微粒从A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B两点间往返运动.已知带电微粒质量m=1.0×10-20kg,带电荷量q=-1.0×10-9C,A点距虚线MN的距离d1=1.0cm,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求:
(1)B点距虚线MN的距离d2
(2)带电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某物体以初动能E0从倾角θ=37°的斜面底部A点沿斜面上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物体滑到B点时动能为E,滑到C点时动能为0,物体从C点下滑到AB中点D时动能又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AB|=s,sin37°=0.6,cos37°=0.8)(  )
A.BC段的长度为
s
4
B.BC段的长度为
s
8
C.物体再次返回A点时的动能为
E0
4
D.物体再次返回A点时的动能为
E0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A点以上部分是光滑的,A点以下部分是粗糙的,动摩擦因数为μ=2tanθ.有N个相同的小木块沿斜面靠在一起(没有粘接),总长为L,而每一个小木块可以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现将它们由静止释放,释放时下端与A点距离为2L,求:
(1)第1个木块通过A点时的速度;
(2)第N个木块通过A点时的速度;
(3)从第1个木块到第N个木块通过A点时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v0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t0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3t0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以确定(  )
A.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
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C.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D.3t0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圆盘上,在其边缘C点固定一个小桶,桶的高度不计,圆盘半径为R=1m,在圆盘直径CD的正上方,与CD平行放置一条水平滑道AB,滑道右端B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且B点距离圆盘圆心的竖直高度h=1.25m,在滑道左端静止放置质量为m=0.4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用力F=4N的水平作用力拉动物块,同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角速度ω=2πrad/s,绕通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拉力作用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掉,最终物块由B点水平抛出,恰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1)求拉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2)若拉力作用时间为0.5s,求所需滑道的长度;
(3)在(2)问的前提下,圆盘转动的圈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