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在相距L=1.2m的A、B两点各放一个点电荷Q1、Q2,Q1=+4.0×10-6C,在AB之间距B点0.4m的C点放入一个电量q=1.0×10-6C的点电荷,受力恰好平衡.则Q2应该带正电(填“正”或“负”),电量为1.0×10-6C.

分析 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及库仑定律公式F=$\frac{kQq}{{r}^{2}}$,与平衡状态条件,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因Q1=+4.0×10-6C,q=1.0×10-6C,依据同种电荷相斥,结合平衡条件,因此Q2应该带必须带正电,才能使得电量q受力平衡,
根据库仑定律公式F=$\frac{kQq}{{r}^{2}}$则有:
$\frac{k{Q}_{1}q}{{r}_{AC}^{2}}$=$\frac{k{Q}_{2}q}{{r}_{BC}^{2}}$,
得:Q2=$\frac{{r}_{BC}^{2}}{{r}_{AC}^{2}}{Q}_{1}$
代入数据解得:Q2=$\frac{0.{4}^{2}}{(1.2-0.4)^{2}}×4.0×1{0}^{-6}$=1.0×10-6C,
故答案为:正,1.0×10-6C.

点评 理解库仑定律公式及电场强度的叠加,并掌握电场强度的矢量性,同时根据受力平衡来确定第三个点电荷的位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质量m=4.0×105kg的列车从高速铁路的某车站由静止出发,经过t=300s达到最高速度v=90m/s.设此加速过程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求此过程中
(1)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列车受到的合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甲、乙两同学均设计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甲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物块,C为物块右端连接的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通过C的读数F1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则该设计能测出A与B(填“A与B”或“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表达式为μ=$\frac{{F}_{1}}{mg}$.
(2)乙同学的设计如图乙所示.他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A、B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物块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实验时,多次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每次都让物块从靠近光电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多组测力计示数F及对应的物块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在坐标系中作出F-$\frac{1}{{t}^{2}}$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因乙同学不能测出小车质量,故该同学还应该测出的物理量为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x.根据该测量物理量及图线信息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μ′=$\frac{2xb}{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如图所示,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且2AB=BC.一质点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那三点,已知质点经过AB段所用时间为t1,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t2,求质点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一个质量1kg的石块从阳台上自由下落,1s末到达地面.这个过程(  )
A.1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是50WB.1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是100W
C.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50WD.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1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的A点固定有质量为M的甲滑块,B点放有质量为m的乙滑块,A、B两点间的距离为l0.甲、乙两滑块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F:方向在两滑块的连线上,大小与两滑块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比例系数为k.先将B点的乙滑块由静止释放,释放时的乙滑块即刻又受到一个大小为F′=k$\frac{Mm}{4{{l}_{0}}^{2}}$、方向沿两滑块的连线并指向甲滑块的水平恒力作用,两滑块均可视为质点.
(1)求乙滑块在释放时的加速度;
(2)求当乙滑块速度达到最大的vm的过程中,斥力所做的功;
(3)请定性地描述乙滑块在释放后的运动情况(只要求说明速度的大小变化及运动方向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0V和0.1A,电流表的内阻为0.2Ω,则Rx的测量值100Ω;真实值99.8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的乘客看到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到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到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现因故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则汽车从刹车起经过5s所通过的距离是(  )
A.60mB.50mC.40mD.3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