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且2AB=BC.一质点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那三点,已知质点经过AB段所用时间为t1,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t2,求质点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

分析 根据平均速度推论分别求出AB段和BC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的表达式,从而得出A点速度的表达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质点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

解答 解:设AB=x,加速度为a,A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BC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A点的速度为v,
由平均速度推论知:${v}_{1}=\overline{{v}_{1}}=\frac{x}{{t}_{1}}$,${v}_{2}=\overline{{v}_{2}}=\frac{2x}{{t}_{2}}$,
加速度为:a=$\frac{△v}{△t}$=$\frac{{v}_{2}-{v}_{1}}{\frac{{t}_{1}}{2}+\frac{{t}_{2}}{2}}$=$\frac{2x(2{t}_{1}-{t}_{2})}{({t}_{1}+{t}_{2}){t}_{1}{t}_{2}}$,
则A点的速度为:v=${v}_{1}-a\frac{{t}_{1}}{2}$=$\frac{x({{t}_{2}}^{2}+2{t}_{1}{t}_{2}-2{{t}_{1}}^{2})}{{t}_{1}{t}_{2}({t}_{1}+{t}_{2})}$,
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t=$\frac{v}{a}$=$\frac{({{t}_{2}}^{2}+2{t}_{1}{t}_{2}-2{{t}_{1}}^{2})}{2(2{t}_{1}-{t}_{2})}$.
答:质点由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frac{({{t}_{2}}^{2}+2{t}_{1}{t}_{2}-2{{t}_{1}}^{2})}{2(2{t}_{1}-{t}_{2})}$.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一倾斜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θ=37°,以v=10m/s的速率逆时针方向匀速运行,M、N为传送带的两个端点,MN两点间的距离L=5m,N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弹性挡板P,在传送带上的M处由静止释放质量为1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木块由静止释放后沿传送带向下运动,并与挡板P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木块与挡板P碰撞后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一半,sin37°=0.6,g取10m/s2.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
(1)木块被释放后经多长时间与挡板P第二次碰撞?
(2)木块运动的总时间和总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汽车甲、乙从A沿直线运动到B,甲以速度v0匀速直线运动从A到B,乙从A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a1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又以加速度大小为a2匀减速直线运动到B时刚好静止,且甲、乙两车从A到B的时间相同,均为t,则(  )
A.乙车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与a1、a2有关
B.A、B两点的长度为v0t
C.不论a1、a2为何值,都有$\frac{{{a_1}{a_2}}}{{{a_1}+{a_2}}}=\frac{{2{v_0}}}{t}$
D.不论a1、a2为何值,都有$\frac{{{a_1}{a_2}}}{{{a_1}+{a_2}}}=\frac{v_0}{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4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摩托车以8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求:
(1)汽车在追上摩托车之前两车相距最远距高.
(2)追上摩托车时汽车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4m/s
B.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8m
C.物体4s末的速度一定比3s末的速度大2m/s
D.物体在2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操场上体重为40kg的小花在以5m/s的速度跑步;小强将质量为5kg的铅球以10m/s的速度抛出.则小花与铅球的动能之比为(  )
A.1:1B.2:1C.3:2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相距L=1.2m的A、B两点各放一个点电荷Q1、Q2,Q1=+4.0×10-6C,在AB之间距B点0.4m的C点放入一个电量q=1.0×10-6C的点电荷,受力恰好平衡.则Q2应该带正电(填“正”或“负”),电量为1.0×10-6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木板,上面放一个木块,设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为N,木块所受摩擦力为f.若使木块的B端逐渐升高时,A端不动,木块仍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增大,f增大B.N增大,f减小C.N减小,f增大D.N减小,f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30m/s,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过4s才停下来,则:
(1)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2)在本题中,如果驾驶员看到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0.5s,该汽车行驶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