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物埋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首先通过实验测出方有引力常量
B.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故A错误;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
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首先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C错误;
D、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1与m2,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一长为L1的细线与A球相连,置于水平光滑桌面上,细线的另一端拴在竖直轴OO′上.当A球与B球均以角速度ω绕OO′轴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长度为L2.求:
(1)此时弹簧伸长量多大?绳子张力多大?
(2)将线突然烧断瞬间,两球加速度各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frac{sini}{sinr}$=n,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射入,下表面射出.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射率n=-1,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神舟”十号载人航天发射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神舟”十号飞船运行轨迹图如下,它记录了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飞船绕地球沿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通过观察此图,某同学发现,飞船绕地球环绕一周的过程中,地球大约自转22.5°.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依据上述信息可估算该飞船距离地面的高度和飞船的周期(大约)正确的是(  )
A.4×105km        1.5hB.6.4×103km      3h
C.300km          1.5hD.7×6.4×103km    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内阻不计的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接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2,副线圈接有滑动变阻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副线圈输出电压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B.副线圈输出电压瞬时值表达式u=10$\sqrt{2}$sin(100πt)V
C.若滑动触头P的位置向上移动时,电流表读数将减小
D.把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U形管竖直放置,管的内径很小,水平部分BC长14cm,一空气柱将管内水银分隔成左右两段,大气压强相当于高为76cm水银柱的压强.
①当空气柱长度为8cm,温度为T0=273K时,BC管内左边水银柱长2cm,AB管内水银柱长也是2cm,则右边水银柱总长是多少?
②当空气柱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左边的水银恰好全部进入竖直管AB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1988年10月16日,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若正负电子对撞后消失而转化为光子,这个过程反应方程式为${\;}_{1}^{0}e$+${\;}_{-1}^{0}e$→2γ.若正负电子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光子的能量,且这对光子频率相同,则光子的频率为$\frac{{E}_{k}+m{c}^{2}}{h}$.(已知电子质量为m,对撞时每个电子动能为Ek,普朗克恒量为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三星系统由质量为m的两颗星、一颗为M的中央型组成,前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个半径是r的圆轨道上运行(如图),两颗星总是位于圆轨道直径相对的两个端点处,试推导出两颗星的运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后来变为r2(r2<r1),用Ek1、Ek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T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则(  )
A.Ek2<Ek1,T2<T1B.Ek2>Ek1,T2<T1C.Ek2<Ek1,T2>T1D.Ek2>Ek1,T2>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