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做“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获得如下数据
摆长L/m0.40.50.60.81.2
周期T2/s21.62.22.43.24.8
(1)利用上述数据,作出L-T2图象.
(2)利用图象求出重力加速度g=
 
m/s2
(3)取T2=4.0s2时,求此时摆长L′=
 
m.(计算时取π2=9.8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
t
n

e.用公式g=
4π2L
T2
计算重力加速度.
以上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2)某同学实验时,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然后选取A、B 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
 
.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
 
.(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了几组周期T和摆长L的值,经数据处理后填在表中
次数 1 2 3 4 5
L(m) 0.5000 0.8000 0.9000 1.0000 1.2000
T(s) 1.42 1.89 1.90 2.00 2.20
T2(s2 2.02 3.57 3.61 4.00 4.84
(1)为了用图象法求重力加速度的值,请依据上表信息,在图2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合理的图象;
(2)由所作图象求得重力加速度为
 
m/s2.(取π2=10)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准备了下列仪器:
A.白炽灯    B.双窄缝片    C.单窄缝片     D.滤色片   E.毛玻璃光屏
(3)把以上仪器安装在光具座上,自光源起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
(4)在某次实验中,用某种单色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其中相邻两条亮纹a、b的位置可利用测量头上的千分尺确定,如图1.其中表示a纹位置(甲图)的千分尺的读数为
 
mm.
(5)如果上述实验中双缝与光屏间距为1m,所用双窄缝片是相距0.18mm规格的双窄缝片,则实验中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
 
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示意图.用一个磁性小球代替原先的摆球,为了磁性小球位于最低点时得到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则磁传感器应放置在单摆的
 
.图中磁传感器的引出端A应接到
 
.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某次磁感应强度为最大时,开始计数为“1”,连续数得磁感应强度最大值N个,共测得时间为t,则单摆周期的测量值为
 
(地磁场和磁传感器的影响可忽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
 
 mm.
(2)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为l0,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题目中的物理量表示).
(3)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L0,测量了多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L0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  T2-L0图象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甲
 
,乙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如下备有部分器材供选用,请把应选用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填字母)
A.一端系有小木球,长度1m左右的粗绳
B.一端系有小铅球,长度1m左右的细线
C.时钟
D.秒表
E.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
F.最小刻度为cm的米尺
(2)甲同学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摆长约为1m,为测量单摆周期,他进行四种不同操作,这四种不同操作过程可用如图2所示的振动图象分别描述,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D为1次全振动图象,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代号)
(3)乙同学使用甲同学实验装置,且操作规范正确,使小球完成50次全振动,经历时间如图3所示,其读数为
 

(4)丙同学用一块不规则的小石子替代小球,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他正确操作,先测出此摆的周期为T1,然后只增加摆线长度,测出增长量为△L,再测出其周期为T2,则重力加速度g=
 
(用字母T1、T2、△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①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
 
mm.
②为使周期测量精确,计时起点应从摆球经过
 
开始.
③某同学在计时时,错将摆球完成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则他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④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如图2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①
 
;②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A、B、C、D、E、为计数点,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点A到B、C、D、E、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若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D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D=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用h1、h2、h3、h4、T表示)
(3)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速度的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计数点速度的二次方(v2)与该点到A点的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m/s2.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必要的或正确的是(  )
A、摆线尽可能选择细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摆球要尽量选择质量大些的,体积小些的B、摆长为摆线长与摆球半径之和,摆长测量只需要用到刻度尺C、测量摆球周期时,计时起点应选择摆球到达最大位移处时开始计时D、摆动中摆球振幅不宜过大,否则摆的振动不再是简谐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