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物体在某段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瞬时速度是指物体运动的方向,位移是指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平均速度一定和位移方向向相同,位移的大小总是不大于路程
解答:解:A、瞬时速度指的是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无关,故A错误
B、物体在某段运动中并不一定做匀速运动,瞬时速度可能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方向一致,故C错误
D、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位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位移路程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最早开工建设并最先建成的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连接首都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列车在正式运营前要进行测试.在某次测试中,测试人员从列车启动开始,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列车的速度.列车速度v与对应时间t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t/s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v/(m?s-1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00.0 100.0 100.0
t/s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v∥(m?s-1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在下列问题中,将铁路作为平直路面处理.取g=10m/s2
(1)以时间t为横轴、速度v为纵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2)在这次测试中,列车在0至400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
0.2
0.2
m/s2;列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距离约为
120
120
km.
(3)在这次测试中,列车减速时,一小物体从距列车地板2.5m高的顶板上脱落.将列车的减速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试计算小物体在地板上的落点与在顶板上的脱落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如图所示是在城际铁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超声波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在同一位置.通过发射器发出信号,信号与列车相遇时立即被反射回来,并被接收器接收,根据发出信号和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可以测出列车的速度.某次测量中,t0=0时发出超声波信号P1,t1=0.6s时接收到反射信号;t2=1.0s时发出信号P2,t3=1.2s接收到反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m/s.由于测量时间很短,可认为在测量时间内列车的速度不变.求:
(1)信号P1与列车相遇时,列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2)这次测量中列车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研究性学习组同学研究“空中下落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时,利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几个体积不同的小物体作为研究对象,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仪器测量小物体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他们首先测量了一个小物体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小物体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时间(s) 0.0 0.4 0.8 1.2 1.6 2.0
下落距离(m) 0.000 0.036 0.469 0.957 1.447 X
请回答下列提问:
(1)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匀速
匀速
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1.937
1.937

(2)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物体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
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
运动,最后物体做:
匀速
匀速
运动.
(3)比较图(b)中的图线l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A.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O点后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0、1、2、3、4、5、6,测得x1=5.18cm,x2=4.40cm,x3=3.60cm,x4=2.78cm,x5=2.00cm,x6=1.20c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0.80
0.80
m/s2
(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3=
0.32
0.32
m/s.
B.如图2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小车质量
小车质量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
小车受到的合力
小车受到的合力
,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到的合力成正比
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到的合力成正比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C
C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三明市高一物理上学期联合考试物理卷 题型:计算题

利用图像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除了能直接表明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特点外,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还可以表示第三个物理量。例如:在vt图像中,除了能够直接表明某时刻的速度v,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可以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s
如图(a)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在水平向右、大小为5N的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物块除了受到与水平面间的恒定摩擦力外,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空气阻力。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随着物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在物块刚开始运动时速度为零,空气阻力也为零。物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

【小题1】请描述物块在0~6s时间内依次做了什么运动;
【小题2】物块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小题3】物块最终的运动速度的大小;
【小题4】t=4s以后空气阻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某一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的变化的关系图象.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精确得出或估算得出的物理量有(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B.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C.物体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D.物体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