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一个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过程中,电场力做了5×10-6 J的正功,那么(  )
A.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5×10-6 J
B.电荷的动能减少了5×10-6 J
C.电荷在B处时具有5×10-6 J的电势能
D.电荷在B处时具有5×10-6 J的动能

分析 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5×10-6J,根据动能定理得知,动能增加了5×10-6J.

解答 解:A、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根据功能关系得知,电荷的电势能减小5×10-6J.故A正确.
B、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合力做功即为5×10-6J,根据动能定理得知,动能增加了5×10-6J.故B正确.
CD、由题知道电场力做功多少,只能判断电势能与动能的变化量,不能确定电势能与动能的大小.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对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的理解,要熟练运用动能定理分析动能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其中R1为电阻箱,R2为滑动变阻器.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完成图乙实物图的连接.
(2)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先将S2拨向1,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A有适当的读数,并记下其数值I;
②将S2拨向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1,使电流表A的读数仍为I;
③电阻Rx的值等于电阻箱R1的示数.
(3)电阻Rx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可能不相等,若不考虑偶然误差的因素,则可能的原因是电阻箱R1的阻值不连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s内的位移是S1,最后4s内是S2,且S1=8m,S2=32m,那么整个运动过程的总时间t和总位移S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如图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原长、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对应的弹簧长度.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此时弹簧比水平放置时伸长了a,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写出弹力F与x的关系式F=kx-k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小球A、B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两个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间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电场力分别对球A和球B做正功,故系统机械可能增加
B.因两个小球所受电场力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C.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小
D.当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为了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图象.
(1)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照实验要求做,从而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乙弹簧的劲度系数200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图为电场的电场线,现将一电荷量q=-3.0×10-9 C的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从B点移到C点,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功分别为:WAB=3.0×10-8 J、WBC=1.5×10-8 J、WCD=9.0×10-9 J.若取C点电势为零,试求A、B、D三点电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分别从半 轨道顶端和斜面顶端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出,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与斜面的竖直高度相等,斜面底边长是其竖直高度的2倍,则(  )
A.一定是球先落在斜面上
B.可能是a球先落在半圆轨道上
C.当v0>$\frac{2\sqrt{10gR}}{5}$时,一定是a球先落到半圆轨道上
D.当v0<$\frac{4\sqrt{3gR}}{5}$时,一定是b球先落在斜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得到如图纸带,各点之间距离测量如下:h01=1.9mm,h02=7.7mm,h03=17.4mm,h04=31.0mm,h05=48.5mm,h06=69.7mm,h07=94.9mm,h08=124.0mm,h09=156.9mm,取第0点到第8点验证(打点周期0.02s,重锤质量为1kg,g取9.8m/s2),请通过计算得出,从第0点到第8点重力势能减少量是1.22J,动能增加量是1.20J(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