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 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 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 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Δt 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

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定义加速度 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Δv Δt 无关

【答案】BD

【解析】

A.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选项A正确;

B.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Δt 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选项B正确;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选项C错误;

D.定义加速度 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Δv Δt 无关,选项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光滑半圆弧轨道半径为rOA为水平半径,BC为竖直直径。水平轨道CM与圆弧轨道在C点相切,轨道上有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恰位于轨道的末端C(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A处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滑下,到C点后压缩弹簧进入水平轨道,被弹簧反弹后恰能通过B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离开弹簧刚进入半圆轨道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辆汽车, 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在后, 其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 Ax0=205m时才发现前方有 A 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 900m才能停止求:

(1) B车刹车的加速度

(2) A车若按原速前进时,通过计算说明两车是否会相撞.

(3) 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1.0s收到信号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左边的绝缘支架上插上顶针(其顶端是尖的),在顶针上装上金属风针,若给风针附近的圆形金属板接上正高压极,风针接负高压极,风针尖端放电会使其旋转起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针尖端附近的等势面和电场线分布较密

B.风针附近的空气在强电场下发生电离

C.空气中的阳离子会向风针的尖端运动

D.交换金属板与风针所带电荷电性,风针的尖端会有正电荷射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ABC三只灯均正常发光。当可变电阻R′的滑动触头上移时,对ABC三灯亮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灯变亮B. B灯变亮C. C灯变亮D. 三灯均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分别竖直放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轨道两端在同一高度上,轨道是光滑的。两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两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MN为轨道的最低点,则(  )

A.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MvN

B.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M>vN

C.小球第一次到达M点的时间大于小球第一次到达N点的时间

D.在磁场中小球能到达轨道的另一端,在电场中小球不能到达轨道的另一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0 s时并排行驶,则(  )

A. t=10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t=0时,乙车在甲车前100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有可能是t=5 s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之间沿两车的最大距离为200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910~9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B. 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

C. 短跑运动员跑100m200m都是指位移

D. 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供实验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A.质量为10g 的砝码

B.质量为50g 的塑料球

C.质量为200g 的木球

D.质量为200g 的铁球

2)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的 端(选填)与重物相连。

3)上图中O 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ABCDEFG 作为计数点,为验证重物对应O 点和F 点机械能是否相等,并使数据处理简便,应测量OF 两点间的距离h1________两点间的距离h2

4)已知重物质量为m,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从O 点到F 点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ΔEk= (用本题所给字母表示)。

5)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他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O 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 图线,如图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由图线求得重物下落时受到阻力与所受重力的百分比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